人民网、光明网2015.12.28:从“西游情结”浅谈中国动画的传承与发展

28.12.2015  18:07

从“西游情结”浅谈中国动画的传承与发展

熊敏

2015年12月28日09:49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经典作为民族精神之源,始终滋润着各个时期艺术家心中的艺术家园。在中国文学史上,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汲取历史文献、神怪小说、佛学典故中的元素后写就的《西游记》,因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并富有时代意义,时至今日仍是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文学作品之一。而动画作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种新手段,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精妙的后期剪辑和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更直观地向人们展现了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使得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同样经典内容能在不同动画作品中诠释出不同的精神内涵。文学和动画的结合,让西游故事这一经典题材在新时代背景下,迸发出炫目的魅力。

      一、角色形象的进阶

      1964年《大闹天宫》中对孙悟空的造型(见图1),采取了夸张、变形和拟人化的手法,借鉴了京剧脸谱形式并加以简化,辅之以京戏的动作特征,使孙悟空这一形象具备了饱满的视觉表现力。孙悟空脸部中央用代表忠义勇敢的红色把眼睛、鼻子和嘴统一在一起,金色的眼影,绿色的眉毛,更衬托出其“火眼金睛”的光彩,另以简练的线条概括嘴部,炯炯有神的双眼极富表现力,传达出角色的喜怒哀乐。头上的软皮帽显示了猴子的顽皮与灵活,长腿细腰,短装打扮显示出猴子灵敏、机智、善武的个性特点。鹅黄色的上衣,虎皮纹样的腰束短裙,大红色的裤子配以长靴,以及脖子上醒目的翠绿色围巾,高纯度的黄、红、绿、黑色对比鲜明,衬托出猴子“神采奕奕,勇猛矫健”。在用色方面注重固有色的搭配运用,突出色彩的装饰意味,在深谙传统的设色习惯和用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角色的性格、身份、形态进行色彩配置,最终塑造出个性鲜明的齐天大圣形象。

 

 

图1 1964年《大闹天宫》孙悟空形象

      2012年《大闹天宫3D》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胶片修复、色彩还原,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造型上延续了原片的京剧脸谱。图2中,画面风格和场景都与原著相差不大,但采用了3D技术之后,全新的视觉效果更加扣人心弦,打斗时的立体画面也使影片更上一层楼。

 

 

图2 2012年《大闹天宫3D》孙悟空形象

      2015年《大圣归来》中的角色设计,则完全遵从了戏剧原则,人物不再单纯迎合受众审美习惯,转而为剧情服务,例如孙悟空的形象设计(见图3),一反常态地采用了长条形的“马脸”,这点让一些传统至上的观众不满,但观众观影后的反应表明,“马脸”孙大圣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因为这个马脸大圣拥有曾经的美猴王从来没有呈现过的无奈、悲怆和抑郁。

 

 

图3 2015年《大圣归来》孙悟空形象

      二、制作技术的突破

      1964年的《大闹天宫》没有任何的电脑制作,在筹备工作结束后就立即投入到“大生产”的绘制阶段。当时约有二三十人参与原画、动画的制作,人员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若干动画人员组成。原画创作关键动作时,把主要情节按导演的要求绘制出来,动作从初始到结束的中间的过程要画3到7张,由动画人员协助完成。没有电脑协助的情况下,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而言,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可以想见一部《大闹天宫》工程的浩繁。工作人员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41分钟的上集和72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2012年《大闹天宫3D》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胶片修复、色彩还原、数字处理、3D特效制作。与1964年版相比,3D版的《大闹天宫》故事情节基本没有变动。除了更新为3D技术外,还将片长由原来的120分钟缩短为80分钟,更符合了现代观众的观影需求。为了配合现代宽银幕,更是重新绘制了部分画面。这部上世纪60年代大受欢迎的经典动画片变身为3D立体电影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既保留了原有故事情节的流畅自如,又根据观众需求做了大胆的尝试,在技术支持下,联系起了两代观众的西游情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动画鲜有深入人心的作品,而2015年横空出世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汲取西游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的基础上,运用动画电影领域的新技术,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影片采用好莱坞式的公路片叙事手法,贯穿宏大的场景,搭建全景3D,既让观众寻觅到北欧式魔幻森林的踪迹,又可见天宫与魔堡的恢宏,而民风彪悍的长安城、大佛林立的五行山山洞、妖气缭绕的悬空寺等场景,更加精致细腻,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影片充分尊重了东方美学取法大自然的淡彩风韵,市井街头皮影戏、烟雨笼罩下的屋角寒梅、桃树孕出的诱人果实、石拱桥上的乌云压顶、山前江畔的帆影船只,以及混沌的书生造型,都让观众在细啜慢品下,既轻松自如地带入对传统文化的个性理解,又充分享受到动画新技术带来的视觉效果。

      三、音乐元素的杂糅

      在配乐方面,1964年版的《大闹天宫》,运用大量的京韵配乐以配合人物形象,发展到《大闹天宫3D》,虽仍以中国传统戏曲作为基调,但也与时俱进地加入了大量西洋乐器伴奏,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的眼球。到了2015《大圣归来》,配乐更是根据人物经历和性格进行个性化创作:孙悟空经历了从巅峰跌至谷底的巨变,昔日战神失去神力,因此开场音乐中参考了西部片孤单牛仔出场时,又冷酷又神秘的创作风格;孙空悟虽冷漠狂躁却仍难舍侠义情怀,又特意设计了一段男低音的吟唱,放大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沧桑;直至遇见纯真善良的江流儿,单簧管、双簧管的配乐,让童真更具感染力,也让观众在这样温暖的培育中,逐渐感受出孙悟空的变化;还有其他配角,如“土地公公”出场用了高音的笛子,俏皮活泼;猪八戒因难忘前世天蓬元帅的潇洒而介怀今生家畜的形象,采用了男低音即兴咏叹调,表达他的滑稽和无奈;在表现混沌时,在唱段中加入了日本“能剧”的元素,阴森而诡异;山妖出场时,使用了日本的“太鼓”让人神经紧绷。配乐中融入的现代音乐艺术和流行音乐元素,都让新一代观众更易融于剧情中。

      1961年,那是一个国民经济贫弱但国家努力想要开拓新局面时代,所以才有了昂扬奋起的孙悟空在《大闹天宫》里的横冲直撞和无所畏惧;2015年,这是一个物质丰富但人们精神逐渐迷失的时代,但《大圣归来》带来的不仅仅是经典的重现,更是对中国动画电影再次复苏的信心,是中国动画电影人在沉寂多年之后,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两部动画虽同根同流,却在不同年代折射出不同含义。传承经典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更重要的是传承之后的发展,向经典致敬后,为发展的努力,为传承的创新,才是时代赋予我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

      2.孙立军,易欣欣,生喜.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海军出版社,2004

      3.陈瑛.动画的视觉传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 来源:《视听》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