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从三方面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19.10.2017  16:34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上获悉,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决定自2017年起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并在2017年安排部分中央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高企,但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是农户粮食产后服务能力较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二是粮食质检体系不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三是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粮食局在总结“粮安工程”建设经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大米”模式、四川粮食产后服务模式等典型成功经验,经反复调研论证,决定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解决供给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

  据记者了解,“优质粮食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二是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三是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

  按照规划,“优质粮食工程”在2020年将实现以下目标:完善“优粮优价”的市场化粮食流通机制,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全国产粮大县的粮食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



福鼎市粮食局举办“一规定、两守则”培训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局《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