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图书馆只是“图书的馆”?下)

02.09.2014  13:30

一方面,福州市图书馆新馆在建,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电子化和网络化阅读的冲击下,图书馆再想重回往日热闹景象也不太现实。推出自助图书馆只是它们力求转型的一次尝试,如今的图书馆,已经并不只有图书。

周六上午,记者走访了福建省图书馆。走进大厅,是一个画展。 【福州市民1:我今天是过来借书的 刚好看到这些图画 觉得非常漂亮 就过来看一下】 【福州市民2:我觉得很有文化气息   不是光来借借书 看看书就走了 其他的也可以感受一下】 往里走的多功能厅,这里举办的,是省图书馆例行的"东南周末讲坛"。 【福州市民3:2528 讲座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2445 省图的讲座我觉得办得挺好的 它不仅是历史文化 其他文学 电影那些 题材都是蛮宽泛的】 【福州市民【老太太】:我大概是2008年的时候进来听的 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2824 我们的听众有三四百人 常年都三四百人】 除了看画展、听讲座,还有不少人看中了图书馆的环境,在上自习。正在等待新家的福州市图书馆,也在谋划着提供多种类型的文化服务。 【吴峰 福州市图书馆负责人:  新馆建设完 我们从场地 还有各方面 从硬件条件 我们可以提供很多服务】 其实,图书馆的窘境不只是在福建,在海峡对岸的图书馆,阅读量经过多年增长后去年突然下降。 【王淑满 台湾台北市立图书馆秘书: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不但没有增加,反倒下降了7%,那其实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它的借阅量,已经到了一个顶峰】 在业内人士看来,图书馆转型势在必行。在台北市立图书馆,已经推出电子图书,读者可以在网上阅览;去年,图书馆里的文化活动达到15000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参加的人数达到100万人次。两岸图书馆类似的转变,或许能看出未来图书馆的定位,就是从一个"图书的馆",变成一个文化中心。 【柯少宁 福建省图书馆副馆长:1402 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 就是传播知识 传承文化1442 希望能够通过更多地途径 能够让读者走进图书馆 而且能够更主动地 用现代化的方式 把知识推向社会】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