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百家省级行业协会要摘掉“官帽子”

07.01.2016  08:02

  广告业协会、快递协会……今后,这些行业协会商会将摘掉“官帽子”去行政化。记者6日从省民政厅获悉,实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今年福建省将在100家省级行业协会试点推进脱钩改革,实行职能分离、机构分离、财务分离、人员管理分离。

  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有行业协会商会3241家,其中省级403家、市县两级2838家。作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纽带,行业协会商会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行政化色彩较浓、政社不分、责任不清等问题,特别是某些行业协会长期存在借用行政资源、依靠代行政府职能或凭借垄断地位乱摊派、乱收费等行为,饱受社会诟病。

  “脱钩不是简单地甩掉财政包袱,更重要的是去行政化。”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郭奇表示,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可有效减少行政机关负荷,真正实现把政府不能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社会去办。同时,更是激发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活力的现实需要,有利于行业协会商会松绑,进一步激发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功能。

  为扎实推进改革,我省出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行业协会发展促进办法》《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同时,省政府成立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成员包括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等16个部门。

  “脱钩不是一脱了之、放任不管。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破而不立。”郭奇表示,为了保证脱钩不脱管,构建综合监管体系,《福建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的实施意见》正在制定中,将明确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组织、财政、税务、物价、审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郭奇表示,民政部门还将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动监管工作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对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情况开展社会评价。在今年底前完成首批试点和评估,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试点政策,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为支持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根据规划,各级政府将通过职能转移、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建立行业协会孵化基地,为协会提供专业人员和服务,对成立初期经费困难的协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

  记者手记>>>

  回归角色本位

  被公众戏称为“戴着行会的帽子,舞着政府的鞭子,坐着行业的轿子,拿着企业的票子,供着官员兼职的位子”的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值得叫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协会。通过实现去行政化,让这些协会商会的人、财、物和政府部门完全脱钩,由公认的行业领袖担当领头雁。让所谓“有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都名正言顺地回归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社会组织。重构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促使行业协会真正把那些“政府想干不能干,企业想干干不了”的事情做起来,当好政府和市场的帮手。

  不过,脱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发展,而不是让他们停滞萎缩。有的行业协会商会,因自身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弱,如果各项扶持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很容易造成“一脱就散”,甚至“一脱就死”。脱钩不是脱服务,更不是甩包袱,对参加试点的行业协会商会,要改进政府服务,扶上马、送一程,切实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

  改革伴随的阵痛不可避免,期待协会商会脱胎换骨,回归角色本位,走上健康之路。 (记者潘园园 通讯员廖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