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力争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亿吨

04.09.2014  13:59

  新华网福州9月2日电(记者 胡善安)  经福建省政府同意,《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日前下发实施。这个《纲要》指出,到2018年,沿海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到7亿吨,其中集装箱1600万标箱。

  根据《纲要》规划,到2018年,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初具规模,厦门港稳居千万标箱集装箱大港行列;福州港成为集装箱运输和外贸整车进口重要口岸;湄洲湾、罗源湾大宗散货接卸转运中心初具规模,大宗散货吞吐量均超过亿吨;福建港口成为海峡两岸海上直接往来的主通道、主枢纽。

  福建省沿海岸线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海岛岸线长2804公里,具备发展大港口的优越条件。“十一五”以来,通过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拓展腹地、推动发展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等一系列措施,福建省有力推进港口快速发展,“大港口”雏形初步呈现。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福建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3.8亿吨,其中集装箱1414万标箱,是2005年的2.7倍和2.6倍;万吨级以上泊位145个,是2005年的近2倍,具备了靠泊世界上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最大主力船型的设施条件。2013年全年福建省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4.55亿吨和1169万标箱,是2005年的2.3倍和3.1倍。

  为推进核心港区整体连片开发,福建省将集中力量打造“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即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厦门港海沧港区和福州港江阴港区;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罗源湾可门港区和湄洲湾北岸港区;以临港工业为依托、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湄洲湾南岸港区、漳州古雷等核心港区(作业区)。

  今年起至2018年,福建省将重点建设罗源湾神华港电储一体化项目配套2个30万吨级码头、江阴港区6-9#泊位、湄洲湾罗屿25万吨级(结构40万吨)矿石码头、泉州中化30万吨级(结构45万吨)原油码头、古雷作业区南3号30万吨级(结构45万吨)原油码头、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0-22#泊位等一批大型码头项目。至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480亿元,新增深水泊位55个,新增吞吐能力2.2亿吨,其中集装箱200万标箱,形成8个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核心港区(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