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人说的可都是唐朝话 方言源于唐朝

20.02.2015  10:50

    这两天,2015年央视春晚的两大福建元素被福建网友热传。一个是遭众多福建网友吐槽的“虾油味”普通话,还有一个就是正能量满满的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张辉。一下子成了“热点话题”,福州人民有心声要表达。

    春晚小品节目《小棉袄》的表演中,演员台词中穿插了“虾油味”发音的普通话表演。演员高晓攀扮演的是一个福州人,满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引得台下一片笑声。在台词中提到“胡建”和“胡州”时,不少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的福州网友就已经开始发微博,自嘲福州终于上春晚了。可大家更觉得委屈,纷纷吐槽说自己普通话很标准。

    网友“老榕”发帖称,“胡建人”都觉得节目台词是模仿广东话发音,而广东人都认为这不知道哪里话。网友“闲情漫记”发帖说,福建人的普通话未必不行,哪怕福州人到了北京,除了少些京味儿,普通话不比其他省份差。

    福建大学语文研究协会秘书长、福建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廖建国介绍,福州人说话有着自己的“虾油味”,老一辈的福州人确实存在f和h、n和l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但这些普通话的发音是古人世代传下来的古汉语发音特点,是古汉语发展留存下来的活化石,有助于研究当地母语及古汉语发展和演变。而小品节目的表现形式只是一种文化时髦现象,表演者更像是模仿广东地域的普通话语调和发音。网友对此表示,古汉语的虾油味,你们不懂。

     □相关资料

     福建方言源于唐朝官方语言

    闽语就像活化石。闽语的形态是很古老的,老得有时候你会觉得福建人说话简直就是在说古汉语:你叫汝,他叫伊,吃叫食,走叫行,脸叫面……

    以闽南语为例,它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精髓,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语音、词汇,而且它曾经还是唐朝通用的官方语言,这是国内外语言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

    闽南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发音。据学者考证,唐朝“安史之乱”时期,部分中原人为了避难,逃到闽南一带定居,唐朝官话在当地推广开来。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地区的语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异变,而闽南地带一直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状态,当地普遍使用的唐朝官话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一直沿用至今,形成了现在的闽南语。而福建其他地区方言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保留了自古传承下来的特色发音。例如古汉语中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现在只有在方言中才能听到。记者 林新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