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特殊人群”的温暖驿站——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

30.12.2014  11:44

      福建司法行政简报编者按:我省2011年启动曙光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又称“中途之家”)建设,至2013年底在全省9个设区市全面建成。通过曙光管理教育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各地密切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丰富教育矫治、安置帮扶手段,强化集中教育、技能培训、困难救助等功能,进一步健全了特殊人群社会关怀帮扶体系。现将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各地学习借鉴。

两类特殊人群”的温暖驿站——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

      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是“两类特殊人群”,其教育矫正、监督管理、适应性帮扶等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直接关系到法治城市建设的水平。2011年初,福州市建成全省首家曙光教育服务中心(简称“中途之家”),为“两类特殊人群”提供从监狱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带”。三年多来,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在服务和管理特殊人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健全硬件设施,构建“两类特殊人群”的温馨港湾

      2011年初,福州市委、市政府将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同年6月,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市政府无偿提供近700平方米的场所及200万元资金支持中心建设。2011年10月底,全省首家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实体——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建成并交付使用。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设置有宿舍、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健康室、文体活动室、膳食间等多种功能区域,具有同时安置20人食宿的基本规模和容纳70多人教育培训的场所,基本满足福州市城区“三无”安置帮教对象过渡性安置和“两类特殊人群”教育培训的需求。

      二、完善各项制度,构建规范运作的专业机构

      2011年以来,福州市司法局先后出台《福州市城区回归人员过渡性安置办法》、《福州市中途之家教育管理暂行规定》、《住宿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严格规范过渡性安置的条件和程序,通过与每一位安置人员签署《过渡性安置协议书》,明确其在过渡性安置期间的权利、义务。作息时间和工作安排都是半军事化形式,严格管理和人性化关怀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三、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两类特殊人群”重归社会、重新生活

      (一)搭建入矫集中教育平台。2011年以来,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作为五城区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的集中教育基地,每月对新入矫罪犯开展认罪悔罪教育、刑罚与刑罚执行教育、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教育、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教育、社会救助政策教育等,让新入矫罪犯在第一时间端正在刑意识、了解相关规定和政策,为自觉接受社区矫正、顺利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截止目前,已组织入矫集中教育39期,共有1899名社区服刑人员在“中心”接受为期3天的入矫集中教育。

      (二)全方位开展心理矫治教育。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并录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为五城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为有心理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治疗。截止目前,“中心”累计筛查出心理障碍社区服刑人员200多名,测量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区司法局,为其开展心理矫正提供参考;已开展个案心理咨询、矫治24人次,及时对心理出现状况的“两类特殊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三)落实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安置、教育服务功能凸显了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有人管”的安置帮教工作宗旨,主要为户籍地为福州市五城区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两类特殊人群提供过渡性安置,为过渡性安置对象就业、就学和落实廉租房等生存问题提供帮助。2011年以来共安置“三无人员”23名。中心为安置人员宿舍配置空调、液晶彩色电视、实木家具和床上用品,为安置人员提供温馨、洁净的居住环境;膳食间厨柜、橱具、餐桌、冰箱、消毒柜等一应俱全;文体活动室兼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文化娱乐功能,秉承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凸显了社会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

      福州市曙光教育服务中心在打造“两类特殊人群”温暖家园的同时,积极借助全市85家曙光安置就业基地的平台,为过渡性安置人员推荐就业,为“两类特殊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帮助他们迈好回归社会的第一步。(厅矫安处)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