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公路人潘文华:风雨三十余载养护公路

29.05.2015  20:19

   宁德网消息(记者 范陈春 徐磊) 5月15日清晨6时,潘文华“按时”出现在岩前公路站,清点公路浇灌缝所需的各类工具,站里的同事也陆续到达,他们将前往G104管阳路段施工。

  潘文华是福鼎市公路分局岩前公路站站长,自17岁那年跟着父亲洒土、铺碎石开始,他已在养护公路岗位上奋斗了30多个春秋。他曾被宁德市政府评为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连续四届获评宁德市公路局年度先进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从普通的养路工一直干到班站长,潘文华凡事仍坚持亲力亲为。“自己不动手做事,手下的人怎么会愿意去做呢?”对养护公路的各项工作潘文华都精通,工友们私底下称他为“全才”。

  由于道路沿线的部分村民护路意识淡薄,常把公路涵洞当成生活垃圾场、厕所通道等,致使涵洞时常堵塞。为及时恢复涵洞的畅通,潘文华总是带头进涵洞清理。而修补一些小且深的涵洞就更加辛苦,他只能将水泥、细砂、石屑等材料拌合后,用绳子吊放到两三米深的涵洞里,再弯身猫腰到里面,修补八字墙,浇灌涵底。

  白天,潘文华一头扎在公路养护工作上,晚上他也没闲下来,喜欢动脑思考的他一门心思钻研养路工具。去年10月,宁德市公路局举办全市浇灌缝比赛,潘文华率领训练有素的岩前公路站员工参赛。可惜在当天的比赛中,由于器具不佳和发挥失误等原因,岩前站名落孙山。回到福鼎后,潘文华彻夜未眠,“一定要改进灌缝机,让喷头更贴合水泥缝。”他思考着如何提高浇灌缝工效。经过近10个晚上,他将灌缝机针孔喷头、软管和浇缝用钩等细节一一改进,改装的灌缝机成功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灌缝的饱和度,还节省了沥青用料。这只是潘文华做的小发明之一,多年来,他还发明设计了“拌料箱”,研制了“现场沥青加温炉”、“高空作业机”等,节省养护经费10多万元。

  为了更好地工作,潘文华把家安在了班站。他带领队伍养护的公路,好路率、路面状况指数都在全市名列前茅,他所在的班站还多次获得“文明班站”等荣誉称号。在生活中,他是职工的贴心人,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他精打细算,压缩其他开支,订报刊十余种,同时争取资金支持,添置了文体活动室,让职工在辛勤劳作之后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用心爱路,以站为家。这就是平凡的闽东公路人,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却孜孜不倦地在闽东公路上耕耘,经受严寒酷暑的考验,将一腔热血和全部智慧抛洒给公路养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