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一天会比人类更好?我们该思考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

22.03.2017  04:42

  以“开放·分享”为主题的2016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22日-24日在福州举行。《人类简史》作者在24日举行的国际公开课上开讲,主题为《AI与人类的未来》。本文根据现场演讲整理。

  以下为演讲正文:

  人工智能会不会有一天比人类更好?

  在过去几十年中,很多东西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所有的这些生物体都是通过自然选择来进化的。但是现在,可能接下来的几代,自然选择可能会被取代,因为人工智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非有机生物体的出现。这是一场非常大的改变。当然,这个进化需要很长时间。

  那么我们就迎来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会不会有一天在很多方面比人类更好?在我们有生之年人工智能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甚至可能会失去工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十年前人工智能的概念仅限于计算机,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人工智能给汽车、家居等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专家预计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或者20年左右,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就会超过人类,那时候很多职业,比如司机,可能就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那时,电脑会帮我们去开车和开飞机,而且更加安全。现在每年都有大约130万人死于汽车事故,而这都是因为人类的过错造成,如果用机器来取代人类司机,很多事故可能就不会发生,因为人工智能不会睡着,在开车的时候不会喝酒,不会闯红灯。现在路上的每一辆车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两辆车靠近的时候,其中一辆车的司机根本就不会知道对方司机的意图,但是如果用人工智能去代替司机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路上所有的汽车组合在一起,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在统一网络的连接下,他们会完全知道另一辆车要去到哪里。这样一来,车祸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讲到道德层面,人工智能会比人类做的好。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在开车,突然路上有五个行人,而旁边就是悬崖,你是撞上去呢,还是为了拯救生命开向悬崖?这个问题哲学家已经争论了几千年,并没有确切答案。但真的去面对这样的情形时,你必须要有解决的方法,百分之百确定这辆汽车怎么去做,而不是根据不同哲学家的不同观点去做选择。所以从道德角度来说,一个人工智能开的车会比人类开的车要有更好的表现。

  医药业也一样。人工智能医生所搜集的数据是人类医生没有办法搜集的,他们会有关于疾病大量的数据、所有世界上的医疗手段疾病数据等等,这个数据库是没有限制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可能出现的AI医生也会胜过人类医生。

  现在该让小朋友学什么?

  当然,有些人会觉得有一些可怕,因为可能成百上万的医生就这样没有工作了。有一个很有名的研究,预计在二三十年内的人类经济当中,15%的就业机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当然也会有新的就业工作和就业岗位产生。两百年前,我们一直都在担心机器会不会让很多人失业,但是其实你看这并没有实现得那么快,因为它虽然带走了一部分工作,但是同时这个过程当中又会有新的工作产生来填补这个空白。

  我相信很多新的工作我们人类还是会比人工智能做的更好,但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能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去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历史上,大多数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其实就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学习各种技能和能力,第二部分是在履行工作,当然也同时是在学习。

  但是,有些知识技能可能在21世纪不一定适用 了,现在小朋友学到的东西,到了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可能就没有用了,所以他们得去学习新的东西提升自己。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他们一直在学习,到了60岁的时候好像这一点就比较难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先前的自我认知,是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特别当你五六十岁的时候,如果人工智能替代了你的工作,对于你来说要重新去找工作是非常难的。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其实就要去面对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现在该让我们的小朋友学什么,以免他们现在学了之后可能到了40岁之后就没有用了。我觉得可能最好办法就是在情商方面的一些培养,要让他们知道你得一直进步和学习。在21世纪,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嘉宾介绍: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让他一举成名。这本书已在20多个国家出版,在中国拥有50万读者。

  (刘丰 整理)

我相信很多新的工作我们人类还是会比人工智能做的更好,但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能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去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