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值守到无人值守的蜕变

23.05.2018  14:52

今年5月7日,受西南暖湿急流影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部分乡镇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龙海市气象局启动了暴雨二级应急响应,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也由黄色升级到了红色,在严峻的雨情下,预报服务与测报工作按照业务流程紧张有序地开展着,但是在排班表上却没有看到测报排班,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2017年9月1日,漳州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改革工作,运行期间业务质量平稳,各台站的到报率、数据可用率、业务可用性、综合指数分别平均稳定在100%,100%,99.98%,99.989%,用客观可靠的数据正式告别了地面观测依赖业务人员值守的时代。

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改革对气象业务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气象局领导高度重视,将漳州市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试点工作作为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这盘棋的重要一子,漳州市气象局成立漳州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无人值守业务试点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市无人值守试点工作,摸石过河,边做边改,在不断探索完善中,终于交上满意答卷,宛如绽放的水仙,芬芳幽然。

漳州市气象局积极探索,在地面观测业务无人值守试点工作上创新实践,成效显著,此项工作在全省具有很好的推广示范性。”福建省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潘敖大如是评价漳州地面观测业务无人值守试点工作。

变出效率,机制流程重构优化

作为福建省试点,漳州市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于2016年5月酝酿建设,2016年11启动建设,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基层地面观测值守“无人化”,减轻基层台站业务人员的人工观测量是改革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漳州市气象局对现行业务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制定科学客观、突出数据质量、奖惩得当的考核办法。依据2017年中国气象局观测司印发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无人值守工作管理暂行规定》,重新构建并基本建立完善了从观测数据采集、传输到资料质量控制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为满足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工作需要,漳州市气象局在台站增建了降水天气现象仪,结合实景监控系统,采取多种手段开展辅助观测,实现对大部分天气现象的自动识别观测。将全市各台站的地面观测业务和数据质控都统一集约到市级,县级地面观测业务只需承担设备保障、编发重要报和应急发报工作,建立全市地面观测业务统一质控——网络、动力等自动监控的运行模式,大大提高了地面观测业务自动化水平,节约了基层地面观测的人力、物力。

以前碰上有天气过程或是启动应急响应的时候,县级业务人员有限,应急预报主班、副班再加上测报班,还要24小时三班倒,实在是捉襟见肘,每次应急结束后都感觉好像身体被掏空。”龙海市气象局综合业务人员杨艺娇笑着说,“在实行地面观测业务无人值守后,县级台站的测报业务工作大大减少了,一般天气情况综合业务人员即可同时完成预报和测报工作,应急响应时预报副班也可以兼着把测报业务工作完成。

改出新意,技术支撑创新突破

仅仅依靠自动观测设备系统,如何在保证“无人化”同时确保观测业务质量“不低反高”?这是漳州市气象局在进行地面观测无人值守业务改革时始终考虑的核心问题。“无法做到观测数据传输质量的及时可靠和万无一失,那无人值守终将空有其表。”漳州市气象局副局长蒋宗孝说。

为突破地面观测业务无人化改造的技术核心,漳州市气象信息网络与技术保障中心重点对数据链路和传输方式进行攻关,经过多方对比和试验,探索出双链路并行模式。同时研发了集地面气象气象观测业务WEB平台、气象观测APP、智能监控等为一体的地面气象观测一体化业务平台,对全市台站地面气象数据实行统一采集、质量控制、综合判断、监控预警等,实现台站、市局监控中心观测数据的实时一致、故障报告的及时准确和维护维修的快速高效。并在值班手机安装气象观测APP,方便值班员随时随地查询与监控观测数据。

将全市各站的备份站均升级为DZZ5新型自动站,做到主站和备份站两套设备在观测要素和数据精准度上完全一致,防范主站出现故障时可以无缝对接备份站进行100%替代。同时各台站均配备应急便携站,网络和供电也实现双套互备、热备,确保突发情况下仍能保障观测数据的及时无误传输。”漳州市气象局副局长蒋宗孝介绍道。

动出活力,市县业务人员科学整合

漳州市气象局统筹整合全市地面观测业务及装备保障人员,科学分工,优化提升人员结构,组建全市地面气象实时质控队伍、市县两级保障维护队伍及地面人工观测应急小分队三支队伍支撑全市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工作的优质、稳定运行。

漳州地面气象实时质控队伍由漳州站观测岗位人员和若干县局骨干整合组建而成,实行对全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集中统一监控;市县两级保障维护队伍由市县装备保障岗位人员组成,加强省、市、县三级保障联动,主要以市局信保中心为主保障、县级日常运维的方式进行,稳定提高地面观测业务质量;全市地面人工观测应急小分队,在网络与设备故障瘫痪时,应急开展人工观测业务,确保地面观测业务正常连续不间断进行。

为保障地面观测无人值守业务万无一失,我们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市县业务人员联动应急演练,做到若地面气象业务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供电系统故障异常告警时可立即进行处置,响应时间不超过60分钟。”漳州市气象局业务科科长陈婉华说,“实行地面观测无人值守业务改革后,基层地面观测业务量比改革前减少了40%左右,基层台站综合业务人员人数减少20%左右。”这就意味着,基层台站业务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气象设备维护保障、气象预报服务、气象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化管理工作之中。(中国气象报福建记者站李晓婷、漳州市局邓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