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巡礼)漳州:力破“看病难”

20.10.2014  15:22

千人均床位数全省倒数第一,千人均卫技人员数全省倒数第一,这是3年前漳州医疗卫生资源的状况。从2012年起,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把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视为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列入重点监督议题,全力推动打好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翻身仗"。 

      漳州市医院外科大楼明年有望投入使用;将新增1000个床位和27间手术室;而有560个床位,以妇儿科为主的龙文院区大楼也有望2015年初投入使用。除此之外,漳州市中医院新住院大楼,南靖、龙海、漳浦等地的县级综合医院新大楼也相继投入使用。 这些项目的推进,离不开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督促。 2012年,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就看病难问题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多次进行"暗访"和视察。 ( 漳州市人大代表 蔡淑霞 到市医院看了外科、妇产科,让我们确实很触目惊心,外科全部病人都住满了,住到电梯口,走廊都没得住。) 据了解,2011年,漳州市千人均床位数、千人均卫技人员数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垫底。对此,漳州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送去了加快推进漳州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的视察报告。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出台了《漳州市医疗卫生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并把2013年定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年"。 ( 漳州市卫生局局长 刘育萍 整个我们从市本级到县市区整个医疗资源项目建设都作了全盘的规划,分步来实施。比如说项目建设、床位建设,医院这块我们加大投入,市本级我们有10大项目,县里面的有90个项目。) 漳州还加大了卫技人员队伍建设的步伐,开辟专项招聘、定向委培、直接考核入编等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同时,开展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致力推动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从根本上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 (漳州市人大代表 蔡淑霞 一直在做这些我们后续的跟踪,哪个项目做到哪里,做到什么情况,人大一直在推动这个工作,推动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2013年,漳州市医疗卫生事业总支出2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9%。全市32个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建设病床位2366张,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漳州就医环境逐步变化,不少百姓也感受到了。 (漳州市民:现在排队也不用等那么久了+住院这边床位也多了,一般需要的时候是可以住进来的,以前可能就需要等几天。 ) 漳州计划到2015年,千人均床位数、千人均执业医师、千人均注册护士等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建立与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步、与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