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口计生委助力全省美好乡村建设

21.05.2014  18:37

  安徽省人口计生委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一、认真学习领会,增强责任意识

  省人口计生委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迅速传达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重点学习张宝顺书记、李斌省长在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皖发〔2012〕18号)、《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皖政〔2012〕97号)等,切实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部署贯彻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召集相关处室,再次传达会议精神,并要求各处室负责人及参会人员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将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识提升到民生工程高度,融入到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去。

  二、围绕中心职能,落实制度保障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积极推动把人口计生各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二是加强统筹协调。与相关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事前征求意见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整合现有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等政策措施,做好相互衔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四是加强财力保障。将落实人口计生工作所需费用及奖励资金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明确各级财政负担比例。   

  三、明确工作重点,部署近期工作

  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意义,建立起层次分明、项目健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打造“民本计生”、“和谐计生”。

  (一)建立和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一是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逐步提高奖励扶助金标准,适当扩大奖励扶助对象范围;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妥善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等问题。预计2016年,该省奖励扶助对象261618人,特别扶助对象32047人。二是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节育奖励制度。推进农村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试点,鼓励各地自行试点,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将节育奖励与扶助奖励相衔接。预计2016年节育奖励对象21817人。三是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对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的困难家庭,实行一次性救助。四是建立完善惠民兼容政策。在兑现《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一系列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保障房安置、征地拆迁、子女就学等制度时,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兼容,让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得保障。

  (二)推进乡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施,全面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设备装备,努力改善服务条件。按照“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要求,全面推进乡、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将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和形象规范要求,改建和扩建800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8000个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二是完善服务机构功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按照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落实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服务,每年完成88万例左右的避孕节育手术服务;全面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每年为33万左右政策内待孕的农村夫妇开展免费的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开展风险评估和孕前指导,提高优生健康水平;在落实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同时,开展生殖健康促进,围绕避孕节育服务,开展查治常见妇女病服务等生殖保健服务,努力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三)建设“幸福生活e站”,实现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围绕“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农村地区把更多的工作投入到提高农民的家庭发展能力和促进家庭幸福的工作中去,引导农民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家庭观和幸福观,从而促进农村树立文明和谐的新风尚,造福广大农民。积极倡导在农村建立面向群众的综合服务平台——“幸福生活e站”。“幸福生活e站”融家庭生活指导、信息化服务、健康娱乐活动为一体,引导和传播家庭生活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式、新技术,将逐渐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传播中心、娱乐中心、健康中心、活动中心等多功能活动中心,同时通过“幸福生活e站”平台,倡导广大农民积极开展“幸福家庭、生育关怀”活动,救助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幸福生活e站”本着“贴近群众、方便群众、吸引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通过服务和活动的开展,使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村民获得共同的生活价值取向,在促进村民的社会融合,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提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逐步形成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品牌效应,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方魏 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