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气污染整改限期 专家:需目标倒逼和标准严控

01.08.2014  09:37

【导读】京津冀大气污染限期治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首钢股份等多家重量型A股上市公司赫然在列。经济之声评论:排污改造也能增加GDP。

央广网财经北京7月31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整改进程表进一步明确。环保部近日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92家企业于2015年全部完成整改并达标,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3年下降30%以上。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布局一直是引起高污染的“老大难”问题,一些企业看到环保治理要增加投入,影响生产进度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部门地方政府也觉得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调整必将影响地区的税收财政,这就让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众多的利益博弈。

我们认为,环境规划治理实际上还有很大探索空间,仅重视对生产者的治理是不够的,需要政府部门探索更为精确和均衡的环境治理模式。经济活动治理和减排过程并非“零GDP”活动,污染治理对于生产设施的高效化改造也属于产业创造,排污改造也能增加GDP。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仅6%,但火电装机面积达到31%,消耗煤炭占到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0%。绿色经济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路径,此次方案要求整改力度大、时间短,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秘书长于法稳认为,这个时间表在实施当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于法稳:进程表出来,我个人觉得这是国家强调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生态很大的一个举措。但是恰恰这样的企业,涉及那么多地区,那么多家企业,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说,这些企业是一刀切的关停,还是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地方政府可能一些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起到很大的一个支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切的话,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牵扯到这样两个大主题,一个是政府,能不能一下子把这个企业按照国家这种进程,时间进程表一刀切下去,痛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地方政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第二个对企业来讲一旦给它关掉,那么对企业的损失也是很大,但是反过来说,你企业本身造成这种污染,你企业本身就应该自觉,即使国家不采用这种进程的话,你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承担你的社会责任。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对此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