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目前春种面积近18万亩 同期增加4万多亩

10.03.2015  17:1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入春以来,我市各地春耕备耕农业生产已全面有序展开,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面积任务全面分解。市政府下发了全市粮食生产工作意见,将省上下达的32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分解到各县(市、区);市农业局下发了2015年农业生产工作意见,进一步将全市粮食、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等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

  农资储备全部到位。目前,全市可供应杂交水稻种子157.8吨,储备各类化肥14.1万吨、各种农药1909.94吨、农膜1523.06吨,基本可满足春播春种的各种需求。

  农资监管有序铺开。从2月起,全市种子质量抽检和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全面铺开,完善农资质量监督溯源体系,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据统计,截至3月2日,全市已出动农业综合执法检查人员81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网点)552家(次),整顿农资市场127个(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06万份。

  科技服务正开展。连日来,全市农技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三下乡”、“五新”服务促春耕、驻乡巡村服务“三农”活动,督促农户及早落实春耕备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物资,开展农业技术咨询,为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全市农技人员进村入企入社入户3000人次,举办各类农技专题培训班150期,受训人数5000多人次,发放春耕“明白纸”等技术资料、宣传资料3.5万份,推广农业“五新”近50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将今年各种主推品种、关键技术、市场信息、强农惠农政策等及时宣传到户。

  春播春种正推进。截至3月2日,全市春种面积近1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万多亩,其中马铃薯春种面积近8万亩,蔬菜8万多亩;改造果茶园面积近10万亩,新植果茶园近万亩;溶田面积近20万亩。

  (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