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省区1453万亩农田严重受旱 56万亩农作物将绝收

03.08.2014  11:12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张管营镇的部分玉米,因缺水灌溉,大面积滞长、干枯,有的地方甚至没出苗。王旭辉摄

2014年7月31日早晨,浙江绍兴市区蔬菜批发市场旁边的土地已经发生开裂。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绍兴局地旱情加重,高温缺水导致农作物干枯、萎缩、变黄,部分地块甚至发生开裂。中新社发 李瑞昌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入夏以来,全国12个省区,720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严重受旱1453万亩。特别是在我国第二大产粮大省河南省,从6月份开始的平均降水量,已经是53年来的最低值。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形成夏秋连旱的不利局面,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达5868万亩,严重受旱1453万亩,集中于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其中河南为重灾区,遭遇5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受旱面积接近全国受灾面积的一半。据统计,截至7月31号,河南受旱面积2706万亩,73.9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目前,河南全省各地在最大限度开辟水源的同时,平顶山、洛阳等地对洗浴、洗车、足浴、游泳场等用水场所实施断水、歇业措施。

此外,进入8月份,河北受旱农作物面积达1500多万亩,其中500多万亩农作物旱情较重。相比平原,此次大范围的干旱,对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

据悉,为应对持续的旱情,农业部已组织开展“科学抗灾夺取秋粮丰收行动”,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的科技抗旱技术方案,并派出多轮抗旱工作组,分赴河南、安徽、陕西等重旱区,评估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昨天,正在河南考察旱情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各级农业部门做好“四个强化”,努力做到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不减产,无旱区多增产,确保稳粮增粮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