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法缘、话和谐、促交流”——第七届海峡论坛•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在厦门举办
第七届海峡论坛·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于6月14日在厦门举办。这是继我省2012年在厦门、2014年在福清举办“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后,再次在美丽的鹭岛举办两岸民间宫庙交流活动。交流会继续坚持以“叙法缘、话和谐、促交流”为主题,着眼于两岸“人缘、神缘、文缘,同根同源”和“亲情、友情、乡情,同宗同脉”的密切关系,着力于推动两岸民间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两岸人民的情感纽带。共邀请了海峡两岸近200家宫庙参加,其中台湾宫庙80家,大陆福建省宫庙108家,浙江省民宗系统单位和宫庙11家。省级民间信仰联系点81家宫庙全部参加,涉及神祇谱系众多,涵盖妈祖、关帝、保生大帝、陈靖姑、清水祖师、广泽尊王、王爷、开漳圣王、观音、太子爷、香菇始祖等民间信仰神系。
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约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在福建,他们迁居台湾的同时也带去了福建祖籍地的信仰和文化。据记载,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福建漳州闾山三奶派道士首先到台南传教。据台湾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台湾现有1万多座庙宇供奉的200多种主神,前20名主祀神中就有16种神祇来自福建。其中,又以妈祖、保生大帝、陈靖姑、关帝、开漳圣王、法主公、广泽尊王、青山王、肖太傅、三山国王等广受膜拜。两岸民间宫庙同根同源、同信同神,共同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对共同历史和祖辈所创造之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
近年来,两岸民间宫庙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繁荣进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两岸民间宫庙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流领域不断延伸,交流品位不断提升,形成了一些两岸道教和民间信仰文化可持续的交流平台,如妈祖文化旅游节、石竹山梦文化节、关帝文化节、保生慈济文化节、陈靖姑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三平祖师文化节、齐天大圣文化论坛等等。
第七届海峡论坛再次举办“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是要继续以海峡两岸独具特色的道教和民间信仰文化交流为主体,坚持“叙法缘、话和谐、促交流”的主题,依托闽台民间宫庙同根同源优势,持续推动并鼓励两岸基层民众加强交往,不断深化两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充分发挥民间宫庙在促进两岸交流和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次交流活动围绕“扩大影响、创新方式、拓展平台、突破提升”的目标,努力推动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交流登上新台阶。与上届交流会相比,外省民间信仰宫庙增加了6家,实现了“零”的突破,使本次交流会在前两次的基础上持续发酵增效。与往届相比,本次交流会还创新交流方式:采取主会场与仙岳山土地公庙、三官道院两个分会场联动的方式,通过十余种两岸具有相同信仰神祇的宫庙代表实现对接互访等活动,扩大活动规模和在两岸信众中的影响力,推动民间交往和文化繁荣。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省81个省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首次全员参与、集体亮相本次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交流面;而外省民间信仰场所也首次派代表参与,突破了以往闽台的地域局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峡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使得交流活动在依托闽台民间宫庙同根同源优势的基础上向国内其他省区延伸,也为把“海峡论坛·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搭建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两岸民间交流平台迈出关键性和突破性的一步,使交流活动获得新突破、取得新进展、步入新起点。
本次交流会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宗教事务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作为指导单位,由福建省道教协会主办,厦门市三官道院、厦门市仙岳山土地公庙承办。出席交流会的领导有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程金中局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洪捷序副省长等。
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是两岸民间宫庙交流交往的必然结果,也为更进一步提高两岸民间宫庙交流的层次和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相信两岸民间宫庙会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为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固两岸民众的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强两岸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