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细微见文明 一勺一筷总关情

18.06.2020  06:21

  漳州市委文明办组织在城市主要干道等公共场所,运用户外广告牌等媒介平台,广泛宣传展示使用公公勺公益广告,“公勺公筷”系列公益广告形象生动,言简意赅,以直观明了的方式传播文明就餐新风尚。同时还在漳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同步进行刊播报道,让“公筷意识”深入人心,让健康文明的餐桌礼仪惠及每位市民、每个家庭。(5月5日《漳州文明网》)

  民以食为天。筷子勺子是中国人最常使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文明餐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守护健康的重要载体。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使人们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公勺公筷上桌健康卫生文明,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传播,助力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文明的标配非常必要,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传统普遍的围桌共食是中国人主要的就餐方式。一盘菜好多双筷子夹来夹去,给各种细菌、病毒大量传播的机会,潜藏着极大的健康风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有多起因家庭或外出聚餐而被传染的确诊病例,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病从口入的严重危害,让人们进一步意识到科学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疾控专家专门进行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实验结果令人震惊--两者菌落总数最大相差250倍!事实再次警醒我们--使用公勺公筷很有必要!这是文明卫生健康的就餐方式,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文明的标配,需要深入广泛宣传倡导,使之内化于心。疫情的发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也改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大多数人对于使用公勺公筷等要求都比较愿意接受。但人们的生活习惯,经历了文化和时间的双重积淀,“一人一双筷、一桌话团圆”,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就餐习惯,有一定的民俗根基,使用公勺公筷总感觉多了点界限感,少了点人情味,想让公勺公筷深入人心,必须久久为功。要加强情感引导,从文化理念入手,讲好餐桌文明故事,大力宣传使用公勺公筷的益处。广大公众应积极响应倡议,转变观念和认识,充分认识使用公勺公筷的重要性,认可使用公勺公筷的文明用餐模式。在全社会形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健康氛围。

  让公勺公筷成为餐桌文明的标配, 需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使之外化于行。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提供规范指导,做细配套工作,保障切实可行;餐饮企业要积极践行,公勺公筷应醒目配置,并积极劝导引导消费者使用公勺公筷;寻常百姓要自觉实行,居家三餐设置公勺公筷,在实践中养成习惯,尤其要从小培养孩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使用公勺公筷,是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写照,本质上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回归。让公勺公筷走进千家万户,一点一滴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 应逐渐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良好习惯,成为文明用餐的新风尚。(国家统计局漳州调查队 洪宝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