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抗旱井被指沦为摇钱树 1口井交1万才能用

03.06.2014  21:58

一口井交一万元钱才能用

——辽宁朝阳惠民抗旱井成“摇钱树”?

如果不是前几天下了一场雨,今年的玉米连苗都出不来。”辽宁朝阳市建平县沙海镇四龙沟村村民吴景三说,“都是靠天吃饭,村里打了水井也不让用,都锁着呢。

近日,记者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采访了解到,去冬今春,上述区域降水偏少,土壤墒情一度严重干旱。而包括此前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辽西北抗旱水利设施在内的农田灌溉设备却存在建而不用、建而难用、重建轻管等问题,造成该县许多农民陷入“打井不让用,种地靠天收”的尴尬境地。

一口井交一万元钱才能用

记者注意到,吴景三的耕地位于四龙沟村西北部,在这里,有三栋井房立在地头。走近一座井房,记者看到绿色的井房大门紧锁,墙体上写有“农发开2011-040”字样,井房地基开裂,部分房基已经垮塌。离井房不远处,有白色的水管露出地面,但大都已严重锈蚀。54岁的村民李德友说,这些水井都是2011年打的抗旱井,但村民从来就没用过。

当时村干部说了,要用水井必须按小组收钱,一口井交一万元钱才能用。”李德友说,至于这一万元钱交给谁,干什么用,谁也不知道。由于许多村民反对交钱,水井从建成后,一次也没用过。

沙海镇孟家窝铺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陆续打了20多口井,但很多井没有配套的水泵、电力等水利设施,水井无法使用。“前街5口井,2012年就打好了,都闲在那里,用不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建平县百家洼乡、沙海镇等地区,许多抗旱井因为缺少配套不能使用的问题较为普遍。

沙海镇四龙沟村村委会副书记李树军告诉记者,由于当地严重缺水,2011年,县里出资给四龙沟村打了9眼井,但要求每口井要向浇地的村民征收1万元的管理费。很多村民不同意,最终,井就闲置下来,一直没有用,几年下来损坏严重,但“井都没人用,也就没有专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