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撑起五口之家 丈夫残疾婆婆小姑精神失常

23.12.2015  08:50
女子撑起五口之家 丈夫残疾婆婆小姑精神失常 - 新浪
女子撑起五口之家 丈夫残疾婆婆小姑精神失常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90后,是青春而奔放的一代,他们年轻,充满着朝气;他们阳光,向往着自由。而在偏远的翔安新店镇霄垄村,一个90后姑娘,却成了一个五口之家的顶梁柱,丈夫右腿残疾,婆婆和小姑子都精神失常,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需要照顾。她叫彭亚圆。

    丈夫受伤只能捡废品为生

  昨日,记者来到霄垄村,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这一家人的住处。

  这是一处废弃的旧校址,年久失修。墙体部分石头已脱落,楼梯走廊外布满蜘蛛丝。一楼有人养牛养鸡,粪便满地、杂草丛生;二楼共有五间房,其中三间是彭亚圆和丈夫、儿子的厨房、卧室和储物间,剩下两间是别人家堆放草垛和养鸡鸭的地方。

  记者见到彭亚圆的时候,身高不过一米五的她正在准备午饭。“我儿子比较喜欢吃稀饭,中午就吃稀饭配菜心。”记者看到,干瘪的菜心一看就是放了很久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好心邻居接济的,却是一家五口午餐的仅有一道菜。

  彭亚圆说,为了儿子能长高,她也会偶尔买些肉给儿子吃,几个大人很少吃。在不远处的一个围栏内,彭亚圆养了几只鸽子,这也是为了给儿子“加菜”养的,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宰杀一只。

  彭亚圆的丈夫叫王福大,33岁,此前是个装修临时工,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的右手和右腿神经受到压迫,腿脚不方便,也没人请他工作了。彭亚圆也没有稳定的工作,为了维持生计,她和丈夫只能捡拾废品变卖。瓶子、塑料袋、纸箱盒子……只要有点价值的废品,彭亚圆和丈夫都会尽量带回家。

  但夫妻俩也常常逛一整天啥也没捡到,即使回收的垃圾都卖给废品收购站,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几个钱,根本不够家里开销,更别说购买新衣服和新电器了。

    婆婆小姑行为“不太正常

  没有稳定的收入,要照顾残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对彭亚圆来说已很辛苦。令人唏嘘的是,婆婆和小姑子自她嫁过来之后,行为十分“不正常”,也需要她的照顾。

  彭亚圆的婆婆和小姑子并没有跟他们一起住,而是住在附近一个废弃石头房的二楼,楼下则是邻居的牛圈。昨日,在彭亚圆夫妻的陪同下,记者登上了二楼,这是一间破房子,屋顶有两个大窟窿,仅有的瓦片和木头摇摇欲坠。墙上的泥石也掉落得差不多,里面的石头裸露在外。小姑子全身赤裸,一个人坐在二楼破落的走廊边,面对来人,时而现出惊恐的眼神,时而大声嘶吼,时而哈哈大笑。

  小姑子的卧室里只有一个红色的木柜和木床,床板缺了一块,床上只有一件薄薄的衣物,没有被褥和枕头。彭亚圆说,之前她也给小姑拿过棉被,但小姑子又会拖到房间外的地上。

  彭亚圆的小姑子叫王宝女(闽南话谐音),30岁出头,据霄垄村前村委书记李先生介绍,王宝女十七八岁时,在附近村庄上班,做饼干、贴金纸,生活能够自理。“后来可能情感上出了问题,慢慢变得行为不正常,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小姑子卧室的隔壁,便是彭亚圆的婆婆碧丽(闽南话谐音)的卧室。房间内有一大摊水,潮湿阴冷,地上摆放着十几个盆子,还有空瓶子、塑料袋等,“这就是我婆婆平时讨食的碗。”彭亚圆告诉记者。

  记者从邻居口中得知,彭亚圆的婆婆白天常常拿着一个铝碗盆在村里晃悠,只要有人拿些东西给她,她都会很高兴。

  临近中午,彭亚圆的婆婆拿着几个红色袋子往儿子儿媳妇家走来。摊开一看,几个饼干、一份剩菜、一份结块的猪肉残羹,这就是她一早上的收获。“这个太咸了,不能吃,别随便捡、随便吃。”彭亚圆虽然语气有些凶,但看得出她对婆婆的关心。

  村民们告诉记者,晚上经常看到彭亚圆端着饭菜喊婆婆吃饭。对此,彭亚圆有些腼腆地说:“婆婆这个样子,其实也很辛苦,给婆婆送饭菜是自己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她说,好在村民们都很善良,都会帮忙照顾婆婆。

   可爱儿子是她惟一希望

  和艰难的生活相比,彭亚圆和丈夫最幸福的就是有一个五岁的可爱儿子———王浩宇。今年读幼儿园中班的小浩宇并不认生,第一次见记者时笑容满面,眼里看不出任何悲伤的情绪。

  生活还要继续,彭亚圆并没有过多抱怨。“浩宇是我生活的目标,我希望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

  昨日也是冬至佳节,彭亚圆买了些汤圆回来,小浩宇吃着甜甜的汤圆,幸福地笑着。彭亚圆也给婆婆盛了一碗,“小心烫!”她双手捧碗慢慢递给了婆婆。

  记者临走时,碰到了彭亚圆的初中同班同学吴巧灵等6人,他们从网络上得知彭亚圆的处境后,带了慰问品来看望她。“之前不知道亚圆的情况这么糟,现在我们以前的班主任也在号召,回去后我们会组织更多同学募捐。”据吴巧灵介绍,彭亚圆读书的时候,家庭条件就不太好,大家都很同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