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福建下乡 为乡村连接情感信息财富

25.08.2015  12:21

  福州新闻网8月25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江海)用微信看朋友圈、发红包或者做“微商”卖东西,对城里人来说,这些都已经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自认为“很会玩”的很多城里人,其实还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的潜力。记者昨日获悉,“为村开放平台”很快将落户我省,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

   为村开放平台”将在我省推广

  连日来,福州城郊镇芹田村“村官”陈海军的微商平台——“家坊竹荪”微信公众号上不断有订单。他抽空把包装好的竹荪用快递寄出。仅仅几天时间,陈海军已帮农民卖出竹荪近40公斤,价值7000多元。

  今年竹荪产量高,但市场价格下滑。竹荪较难保存,时间一长失去卖相,加上收购信息不畅,很多农户急着甩货,上门收购的商贩常故意压价,农户们卖不出好价钱。陈海军决定利用微信等互联网方式联系买家,帮农民卖竹荪。眼下,陈海军的微商平台已有七八个省市的客户,还有日本客户下单购买。他的微商平台也得到很多农商平台的关注。除了帮助农民卖竹荪外,陈海军还帮着卖蜂蜜、黑木耳,接下来还要推介杨梅、葡萄。同时,他也教农户建立网络平台,开拓市场。

  但这并不是农村居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最高境界”。“村民在指导下建立村级公众服务号,包括村寨通知下发、投票调查、活动召集、物资征集、集资众筹、公共事务意见交流、文化活动分享、特产推荐等工作,均可在网上解决。这不是理想中的场景,现在已经在运营之中。”昨日,省互联网协会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第一个“为村开放平台”试点贵州铜关村,微信智慧村庄运营平台完成了“互联网+乡村”的改造。不仅成为村干部实现村务高效管理的渠道,更让村民有机会参与到村寨事务中。而留守的村民则通过它与在外的村民完成亲情对接。

  这样的场景,很快将在我省乡村中实现。“为村平台是一个用移动互联网发现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为乡村连接情感、信息和财富。目前这个计划正在福建落地,福建的乡村都可以报名参加。”腾讯企业社会责任总监陈圆圆告诉记者,我省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等都可以成为“为村”计划的带头人和申请者,所有村庄都可以申请“为村”公众号。

  据悉,今后我省加入为村开放平台的乡村,将得到三类资源的支持。首先是移动互联网工具包,引导村庄申请人和村委会成员学习并掌握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和基本的运营技巧,实现村里外出和留守成员的信息和情感沟通;高效、透明地实现村务管理等基层工作互联网化。其次是为村资源平台,汇聚来自社会各界愿意为村奉献的专业企业和个人专家,并按条件开放给已经掌握并可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村庄,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的连接和匹配。再次是社区营造工作坊,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季度都会选出6个对前两类资源能充分演绎并运用的村庄,为村庄“一村一品”的商业化提供专业指导。沟通、财务、商业谈判、项目管理、领导力等课程,都将以奖励的形式为村提供,而每个季度腾讯基金会都会拿出100万元为村创投基金,提供给在商战中胜出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