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 于细微处见品德

02.12.2015  08:05

  《之江新语》是习总书记在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短论。这些短论短小精炼,论述了干部作风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习总书记的《之江新语》的学习,我在很多方面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尤其是结合我在街道人大工委、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的实际,深深地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在书中关于作风建设和群众工作方面提出的要求——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

  关于群众工作。习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在《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层执行者,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深深感到,要始终依靠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贯彻执行,才能落到实处。如何把区里的决策部署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基层面临一道重要的课题。应当说,当前,群众的政策水平和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期待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基层群众工作更加考验干部。怎样才能做到破题?怎样提升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理解支持?我想,既要依法依规,更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推进鼓西街道23处老旧小区改造初期遇到的各种困难与不理解,我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把街道、社区干部扎下去政策宣传、法律指导等专业的方法引导与入户倾听、关怀关心等人性的服务疏导办法结合起来,把事情做细做好,在服务中加强管理,用人性化的办法在细微处感动群众,争取群众的支持。同时,发扬民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打造民主讨论平台,让群众话有人听、情有所诉,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总结,我深刻地领悟了做事做到细微之处的深刻含义。

  当然,群众工作要耐心细致,就同样要求干部们在作风上要过硬。作风建设往往影响着工作开展。习总书记指出,“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干部的群众感情一旦减退或丧失,就会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让干部失去群众的信任支持。这也让我想起习总书记对作风建设方面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有的基层干部工作上有些脱离群众,出现了做群众工作“来了走不进去、走了说不出去,说了听不进去”的情况。近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要求我们基层干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我在街道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很多都是别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琐事”,可就是每一件“小事”“琐事”,都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代表党的干部的能力、素质、形象的“实事”。

  群众工作的深刻内涵明白了,干部的作风上去了,关键就要看工作的落实。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要真正学会把实事办在群众渴盼处,把问题解决在矛盾萌芽时,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问题不折不扣地解决好,为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打牢基础。

  (林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