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系列二】福建气象多举措释放科技创新强劲动能

15.11.2016  21:32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公布2016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认定名单,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申报的“福建省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标志着福建气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提高福建气象科研层次和创新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福建省气象局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举措相继落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激发了气象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汇聚成促进福建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

   强化平台建设,夯实创新基础

   9月26日,福建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熔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强调,要紧密结合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福建实际,认真谋划福建各项工作思路与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福建出台了《福建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福建省气象科技成果认定细则》,修订了《福建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积极筹划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

   一直以来,福建省气象局高度重视科技能力建设,成立了海峡气象科学研究所,组建“数值预报产品解释与应用技术研究”等创新团队,深入开展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科学研究,努力攻关具有福建特色的精细化气象要素格点预报,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服务的水平。

   作为中国气象局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业务实施计划的试点省份,福建省气象局在数值预报产品检验与释用技术、精细化格点预报技术的研发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开发的精细化气象格点预报系统为第一届全国青运会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今年防御3个登陆福建的台风过程中提供了精准化的大风、暴雨等预报预警产品,为省委省政府精准指挥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为此,省政府决定给予福建省气象局每年117万元的专项科研经费支持。

   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福建省气象局近年共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有150多项科技成果投入业务应用。为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在业务中的应用,促进科研与业务相结合,全面推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6年初,福建省气象局在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建立具有海峡气象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和网络交易平台。今年7月,该所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谱分布分析系统》由中试基地出具了可转化业务应用的中试报告后,与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签订转移转化合同,8人获得科技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奖励。

   记者从福建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了解到,福建省气象局一直在努力突破业务和科技的障碍壁垒,推动科技成果在业务上落地,从机制上激励并吸引科研人员投身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核心技术突破中来。

   在2015年初,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率先在全省气象部门对自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开展使用、处置及收益自主管理的试点工作。制定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收益3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25%用于奖励科技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45%用于本中心科研工作。 2015年底,该中心两项专利签订了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成果转化收益101400元,4人次获得科技成果完成人奖励、7人次获得科技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奖励,大大激发了我省气象科技人员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的积极性。

   “科技项目+人才培养”,厚植科技创新内力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福建省气象局改进创新团队遴选机制,建立“科技项目+人才培养”捆绑联动机制,重点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组建5个省级创新团队, 开展创新团队遴选培育工作,组建各专业领域创新团队27个,聚集各类人才200余人,形成强化创新型团队及人才培养合力。今年全省共获得2017年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支持,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申报4项),省科技计划项目8项。

   实施“优秀科技人才”培养选拔、首席专家选聘和实行项目技术总工程师制度,选拔培养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目前,福建遴选首席预报员、首席机务员、首席网管员、首席气象服务专家等首席专家11名,2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博士及正研级专家增加到30人。201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人获得2016年第八届技术市场金桥奖。(宣教中心、气科所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