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户两年四次买到假农资 多部门处理半年未解决

30.05.2014  08:55

在维权长达半年、历经省内外6次检测后,河南省西平县4名种粮大户于近日终于拿到了13万元的赔偿,但对于期间漫长维权之路的苦不堪言和对农资造假的忌惮却远未打消。

近年来,猖獗的农资造假屡禁不止,且随着规模种植的扩大,假农资产销模式也不断“创新”,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而农资监管漏洞之大令人担忧。

先吃饭后旅游,谁会想到他们会卖假化肥

2013年9月,为冬小麦备耕,包地近千亩的西平县种粮大户樊勤学、毛文中、李玉真、崔留臣以每吨2400元的价格,先后两次从该县农资经销商温忠献处,购进湖南大化化肥科技有限公司“先化”牌和“旺三秋”牌复合肥共计47吨、11万多元。

11月初,小麦刚出苗,就发现不对,”樊勤学说,“隔着犁沟,一样的小麦品种,人家的麦苗发青发黑,而我家的麦苗发黄发枯。”随后,樊勤学找到毛文中、李玉真、崔留臣,发现其余3家的小麦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凭借多年经验,4名种粮大户判断,自家苗情的长势不好和化肥缺钾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确定苗情不佳的原因,2013年12月,4人商量到西平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而检测结果让其大吃一惊。化验结果显示,总养分含量45%、氮磷钾含量应该分别为25%、14%、6%的两种复合肥,实际的总养分却分别只有37%和32%,其中钾的含量更是只有不到2%。

遭遇假农资,令4名种粮大户追悔莫及。毛文中说,购进化肥时,厂商和经销人员在县城组织了规模庞大的促销活动,“将百十名大户叫到一起,先吃饭后旅游,在县城最大的饭店整了足足十几桌,谁会想到他们会卖假化肥?

为了维权,4名种粮大户开始向厂商、西平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和工商局反映假化肥问题。仅仅对于不合格化肥的认定就经历了半年多,期间更是经历了省内外6次检验:4名种粮大户向记者提供的检验报告显示,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他们曾分别委托西平县质检所、驻马店市质检所、正阳县质检所进行了3次检验,西平县工商局曾委托河南省质检院进行了1次检验。此外,厂商和西平县农业局也曾分别委托漯河市质检所和山东省菏泽市质检所各进行了一次检验。

令4名种粮大户没有想到的是,在其3次自检和工商部门检验结果高度吻合(两种含量45%的复合肥养实际含量只有37%和32%)的情况下,农业部门的检验结果却显示,两种复合肥料的养分含量分别达到43%和42%,接近生产标准;而厂商检验的结果更是令人吃惊:两种复合肥料的养分含量分别为43.2%和45.1%,甚至超过了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