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文物为何一展就至少“歇”三年

19.10.2015  09:36

   中国气象报记者 卢健

  10月12日凌晨3:45,在故宫延迟闭馆10个多小时后,吸引了10万余粉丝的《清明上河图》展出完美谢幕。《清明上河图》在公众面前现“真身”实属难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希望把它“”去压轴,但被拒绝,因为当时这件国宝并未满足展出一次后入库“静养”至少三年的“宫规”。同样,为了休息充分,这次展出后要待紫禁城600岁生日时,《清明上河图》方将再次露脸。

  书画文物在展出时间和次数上有严格限制,考量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展出及转移过程中,光照、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会不可逆地减损它们的寿命。

  据文物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团队李玉虎教授介绍,外界环境因素对书画文物造成影响,从文物本身来说分两种情况进行考虑:一种是书画作品的材质,另一种是创作时所选用的颜料。

  “光照,温度、湿度的变化,包括一些酸性气体、气溶胶等,都会对书画文物造成损害,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光照。”在北京一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部工作的李广华介绍,中国古代字画材质多为纸质或绢质,这类书画文物在今天看来,大都呈现出黄色,并有污蒙蒙的感觉,但其实这些材质原本的颜色都是白色的,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变化,都是受到了光照的影响。

  光线,尤其是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能量高、破坏力强。有一定化学基础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书画所用纸、绢的纤维中含有许多分子键,这些键具有一定的键能,当光照能量高于化学键键能时,会使这些键断裂,造成书画强度降低,页面发黄、脆化。另外,空气中的氧气在光的照射下会变为游离态,游离态的氧性能活泼,易与纤维素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加快书画的老化速度。

  除了让书画作品的材质强度降低外,光照也会对书画文物上的颜料产生损害。李广华介绍,古人作画所用颜料多为自制,把带有颜色的矿石磨成粉后,再调以一定比例的胶结剂。而受到光照的过程中,颜料中的胶结剂会因为光的热效应受到破坏。

  与光照不同的是,温度、湿度对书画文物的影响在于其稳定性的打破。书画文物在库房保存时,环境温度、湿度值恒定;在展厅的展柜陈放时,同样有一个稳定的温、湿环境。但是在从库房转移到展柜的过程中,这些纸、绢材质的书画作品如果遇上了一个湿度较高的环境,其纤维容易吸水膨胀,而如遇湿度较低的环境,则容易出现失水卜裂的危险;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书画文物的材质、颜料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反应速度减慢。李广华说:“在一次次的转移过程中,收缩、膨胀来回变化,书画文物的寿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气溶胶、大气污染物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书画文物造成损害。比如PM2.5,这种细颗粒物质的化学活性较高,沉降、附着在文物表面不仅污损文物,还可能与彩绘颜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颜料层的内部结构,造成彩绘层的松散。纤维纸张如果吸收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其耐摺度会降低,纸张会变脆;硫化氢在潮湿环境中易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氢硫酸,使墨迹、颜料褪色,也可使植物纤维素遭到破坏。“当然,因为文物一般在室内展出,即便在转移过程中,接触到的这些大气污染物浓度也相对较低,所以受影响也相对较轻一些。”李广华说。

  “国宝文物展出一次至少‘休息’三年,这样规定就是为了控制文物在从库房转移到展厅,以及展出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李广华说,同时,公众在参观过程中,养成不使用闪光灯等良好习惯也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