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乡村这个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07.02.2018  18:11

    本报北京2月6日电   县委书记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如何才能抓好“三农”工作?2月6日在国新办见面会上,宁夏永宁县委书记钱克孝、浙江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贵州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向中外记者介绍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

  谈起理想中的乡村模样,3位县委书记看法一致:农业立、农村美、农民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各地地理区位、要素禀赋千差万别,产业怎么选?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德清县独特资源。当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成功培育了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民宿新业态,形成中高端民宿500多家,2017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50多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达22亿多元,实现了叶子变票子。

  湄潭县纬度低海拔高,是茶叶生产黄金地区。当地茶园有60万亩,去年产量6.2万吨,产值42亿元,小小茶叶联结成富民产业。永宁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当地种植酿酒葡萄9.4万亩,年产葡萄酒1万多吨。

  腰包鼓了,面子要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德清县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根管子接到底”,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湄潭县建立“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正向激励机制,改房、改院、改路等,消除农村柴草乱垛、粪污乱堆等问题。永宁县对城乡道路交通、垃圾排污、绿地照明等统一规划,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有面子更要有里子,让乡村更有气质。钱克孝说:“过去,村民文化素质偏低,一些人参与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我们把民风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开展一个村训、一个村规民约、一批家规家训、一个红白理事会等活动,整治歪风邪气,引导农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德清县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创建乡贤参事会农村治理模式,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湄潭县兴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让农民休闲娱乐有去处,开设道德和法治讲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特别要抓住人、地、钱关键要素,强化制度供给。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魏在平介绍,湄潭县发展茶旅融合。有企业投资农家乐,但缺少酒店经营管理类的人才,影响可持续发展。当地开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培育对象的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永宁县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失血”严重。当地加大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培养力度,让干部在一线成长。通过政策倾斜、教育培训等方式,扶持农村致富能手。

  项乐民说,乡村要吸引、留住人才,一方面通过发展产业,让人才有大展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生活舒适又便捷。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资源变资产。德清县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目前完成“农地”入市158宗,实现集体收益1.92亿元,惠及农民10万多人。湄潭县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分享改革红利。永宁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腾出发展空间。

  实现乡村振兴,要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德清县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创新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19项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实现活权生活钱。湄潭县高效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金,一个池子蓄水,一个管道出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永宁县利用东西扶贫协作模式,与福建省在金融等领域展开双向合作,用好外力、激发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