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兰文化”做底蕴质感
棠棣是绍兴西面的一座小山村,因培植兰花闻名,被称为“中国春兰故乡”。而让棠棣享有盛名不止兰花,更有当地的“兰文化”。“村民们富起来了,但并没有把眼睛只盯着钱看。”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明说道。2008年开始,棠棣村每年都要评选包括“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等在内的“棠棣好榜样”,并举行“金秋感兰仪式”,行兰泽礼,颁水晶兰,感化乡风。走进绍兴柯桥棠棣村,记者听到很多动人故事。(1月5日人民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然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能单独体现在经济上,也必须要地方文化、道德基础来助阵。就如绍兴棠棣的“兰文化”,这也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因为,阐发一个地方的“兰文化”,能给人向上的活力,催生出乡村二元次的青春感。这里有乡愁多棱的气质,更有乡村文明发展的可塑性,乡村文化的底色是乡村的质朴和勃勃的生机,这是振兴乡村最宝贵的元气。村里“棠棣好榜样”越多,才能激励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要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群众乐享文化生活。就要大力凝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哪里来?农村涌现出越来越多“最美”故事,乡村文明新风遍沐。将这些“棠棣好榜样”搬上乡土文化的大舞台,搬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大讲台,这样,不仅有效地树立了乡村振兴的榜样,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可谓一举多赢。
只有将发现乡村榜样当成一场不停息的大事来抓,振兴乡村的榜样才会雨后春笋。乡村只有多聚焦那些长期扎根农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线农业劳动者,多对焦那些为改变乡风不断努力的“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才能将乡村文明的种子不断播撒在广袤的田野,让更多人喜爱农村,也让更多的农村人不断坚守农村,为乡村振兴出力流汗,再立行功。也让农村的美由内而外,魅力永存。(晋安区文明办 王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