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作风建设的“两战”

13.10.2014  18:21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引人深思,他特别强调要持续深入的改进作风,并且坚定不移的说:“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持续”意味着作风建设不能停,也不会停;“深入”意味着作风建设不是做表面工作,而是要大刀阔斧的继续迈进。一种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日而成,在开展反对“四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明显的感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风气在抵制治理行动,而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党内风气的整治力度,这是我们共产党的宗旨要求。

  习近平认为党内的不正之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他引用古语“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来表达自己隐忧的感叹。这句古语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股斗富的不良风气,西晋的灭亡与这种斗富奢靡之风不无关系,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志得意满,开始享受奢靡的生活,在他的带动下朝中大臣开始摆阔斗富,其中尤以石崇和王恺的斗富为典型。在这种奢靡的风气下,西晋不战就先垮,垮掉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党员干部吃喝讲排场,出门坐豪华公车等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没有吸取历史教训的行为。透过历史,我们看到了作风问题对于社会治理的重大作用。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要永葆生机,作风建设就不能停。

  习近平忧虑的说道:“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这是历史教训,更是一面镜子。苏联解体时,最有钱的不是寡头是党政干部,某种程度上说导致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解体,腐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军备落后的情况下带领军队战胜日本侵略者,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凭借一种“”。这种气势就是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不知道感染了多少人,以至于在抗日的大后方,上演了一幕幕军民一心抗日的经典故事。国民党当时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些,因为多数国民党军腐败无能,国民党内风气衰败,四大家族谋取利益,党内领导各自为营,贪图享乐,远离了人民群众,所以无法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民族独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进作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习近平形象地比喻,改进作风像割韭菜,割了一茬长一茬。我们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就会丧失在改进作风的道路上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改进作风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改进作风决不能停止。

  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且要带头做好作风建设。“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共产党人不是封建时代的旧官僚,要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取智慧,在作风问题上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持之以恒。要有纯洁的心灵和神圣的使命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的积累优良作风的行动中做起,在改进作风的道路上凝聚正气。(文/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刘必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