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族工作要立足于促进平等团结和经济发展
新华网福州3月10日电 今天出版的《闽东日报》刊登文章:《“民族工作要立足于促进平等团结和经济发展”》。全文如下: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的29篇重要讲话、文章中,专门论述民族工作的有2篇。重读《摆脱贫困》,重温历史,再次浇注我们的民族情感,提升我们的责任意识,铸造我们鲜明的工作全局观。
时光回溯到1988年7月的一天,过洋村,福安县甘棠镇西南部山区的畲家村寨,迎来了一拨客人:新到任的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及地、县有关部门领导。他们专程到这里考察葡萄种植情况,并针对如何发展村级经济召开现场办公会议。
这个原先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的畲族村,在民族部门的支持下,采用贴息方式引种了50多亩的葡萄新品种——巨峰葡萄。作为宁德地区第一个引进种植葡萄新品种的畲族村,随着新品种葡萄上市带来的丰厚收入,村民们摆脱贫困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习近平同志就任宁德地委书记后第一次下村调研,就选在了畲族村。在闽东工作期间,以及此后的时间里,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
一
宁德是东南沿海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全国畲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全区畲族人口16.12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40%,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70%,有7个畲族乡,190个畲族行政村,2014个畲族自然村。
对于如何做好民族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他在各级干部群众中反复宣讲,做好民族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指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少了畲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不行,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也不行。总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
他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高度,提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指出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执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战略方针的指导思想。当前的民族问题更集中反映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使他们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使各民族得到共同繁荣,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少数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要实现民族平等,就要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二
宁德地区畲族乡村的贫困面依然较大。据统计,经过1985年以来的三年扶贫,全区贫困户脱贫率是87.3%,而畲族贫困户的脱贫率仅75%。全区少数民族扶贫对象大约还有4000户,而且已经脱贫的,由于自然灾害、生产经营失误或后劲不足等原因还存在返贫现象。习近平同志针对这种情况作了具体分析,确定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方针、工作重点和具体方法。他指出:首先,闽东畲族的贫困面还比较广,畲族群众的脱贫水平不高,而脱了贫的也不等于就富裕了。其次,大多畲族乡商品经济不发达,有的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状态。其三,闽东畲族大都居住在偏远边角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技术,缺人才,致使这些地方虽拥有山场广阔、土地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却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以上三方面的实际情况,应当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方针的着眼点。
他说:“目前,全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已开始转移到少数民族地区。90年代,闽东畲族地区开始从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的摆脱贫困时期,进入以经济开发和开放为重点的实现小康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巩固和发展80年代的成果,力争尽快缩小畲族地区与闽东、与全省、全国先进地区的经济差距。要从本地的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使区域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建立一种最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其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
至于如何破解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三个问题,他要求,第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造血功能”;第二,要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商品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第三,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同其它地区的自然地域分工条件,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民族的特点建立自己的“种养加”经济模式。
1989年1月,在宁德地区民委第七次委员(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还特地列举了福安县民委挂钩扶贫过洋村种植巨峰葡萄脱贫致富的经验和屏南县甘棠乡的巴地村、霞浦县崇儒乡靠蘑菇、食用菌、生猪、茶叶等项目发展生产的例子,要求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