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3.06.2018  09:31
这是厦门演武大桥沿线及鼓浪屿(拼接照片,2017年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东海之滨,鹭岛厦门。这里千年浪涌,潮涨风起。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扬帆出港,历史的坐标就将其定位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曾经偏僻的海防小城,在40年改革开放中破浪前行,昭示出中国城市蝶变的密码。

  “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习近平总书记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就在一年前,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他回首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当地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用自己的双手把厦门变成了一座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当鹭岛儿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这满怀深情的声音,回想当年他在厦门工作的日日夜夜,感触尤深。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习近平同志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与广大经济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凝结其中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至今仍指引着这座城市破浪前行的航程。

   勇于先行先试

   探索推动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

  “不搞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不能进步。

  ——1987年6月8日,习近平在厦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习近平风尘仆仆从河北南下赴厦履新,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时任厦门市体改委副主任朱丽水回忆,习近平到厦门后分管体制机制改革,直接领导推动了一系列棘手的改革探索。“放水养鱼”就是其中之一,激活了厦门港,也激活许多身处困境的国企。

  到厦门不久,习近平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东渡码头,迎海风极目远眺。他踱步走到桥吊旁,抬头望着这几十米高的大家伙,询问工作人员它们能吊多少货。这是厦门港仅有的两台桥吊,一个吊一年仅完成3.5万个标箱,香港同样的吊每年却能完成12万个。通过数次到现场调研,仔细听取企业干部员工意见,习近平把问题搞清楚了——运输能力不够,设施不完善,流程环节不配套,而政府没有更多的钱给企业完善设施。

  微利或微亏,这不仅是厦门港务局的窘境,也是当时厦门绝大多数国企的难题。

 这是厦门港象屿集装箱码头(2009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习近平同志对我们说,政府不要你们利润,你们赚来的钱,财政一分都不要,利润留给你们,但你们必须答应一条,赚了钱首先用来完善设施。”一位老港务人回忆当时一次会议的情景。

  改革,因问题倒逼。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措施,全市66家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上交比例。其核心目的是,除交税外,尽可能把红利留给企业发展生产。改革第一年,厦门港务局就赚了2000多万元,没几年赚了七亿多。

  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1985年11月28日在厦门经济特区开业。新华社记者黄兴泉摄

   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之路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6年6月,习近平在厦门发表的题为《发展横向联系,加快特区建设》的讲话

  2015年9月23日,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国家主席习近平登上一架即将交付给厦航的波音-787飞机,深情回忆起参与厦航组建的往事。

  “30年前,我担任厦门市的常务副市长,分管厦门航空公司,参与了它的组建和它的初创阶段。初创阶段的厦门航空公司,连带厦门机场,都是利用国际贷款发展的,当时也就只有几架飞机……

  厦门经济特区刚扩大到全岛,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中央只给了5000万元,财政捉襟见肘。沈丹说,“习近平同志分管财政,为解决‘钱袋子’问题,他采取了多项举措,许多都具有开创性”。在习近平推动下,厦门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率先借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成立外汇调剂中心,率先组建金融同业公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

  习近平将厦门视为中国的窗口,一个对外开放之门。他带着厦门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硬是凭一股闯劲,趟出了一条双向辐射的开放发展之路。如今的厦门,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

   科学谋划战略

  高瞻远瞩为厦门擘画永续发展蓝图

  “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长远考虑,统筹全局,不能只顾眼前,临时应付,那样会事倍功半,甚至会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动权。

  ——1986年7月30日,习近平在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课题专职人员动员和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1986年,一场征文活动——《2000年——我心目中的厦门》在《厦门日报》展开,引发全市性大讨论,众多投稿纷至沓来,抒发对未来的畅想。

  这场梦之旅,是习近平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后来有十多篇征文中的善计良策被采纳。

  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的李秀记回忆,“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经过5年建设,进入新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发展战略作为决策指南,以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习近平迅速组织人马,直接牵头,担起重任。他带领十几家单位、100余位专家教授、实际工作者组成课题组,深入调研,摸清厦门市情家底,写出几十万字的调查材料。分21个专题研究,不断论证,历时一年半,形成20余万字的战略报告。当时正在旅游局工作的彭一万参与了战略编制,他说:“别的地方都是做五年计划,习近平同志要做十五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还请来不少国内著名专家参与,这种高瞻远瞩让厦门的同志印象深刻。

  这个发展战略,是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习近平在其中,深深思考这座城市的永续发展之路。

   注重生态环保

  刹住乱砍、滥伐、乱采风 综合治理筼筜湖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1986年1月10日,习近平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1985年12月16日,鹭岛冬日,乍寒还暖。厦门市委常委会、副市长联席会召开,气氛透着严肃。

  习近平坐直身子,神情凝重,“人大监督,让我们看到政府工作中的疏漏,我们要以此作为开创厦门城建、环保工作新局面的一个新起点,统一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

  就在10多天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部门领导,走进万石山风景区、登上鼓浪屿、来到海滩边。大家看到,有些地方挖沙取土、开山取石,让山峰变成了“癞痢头”,沙滩的滩底裸露。对此,市人大代表提出了批评,不仅指责乱砍滥伐乱采者,也指出政府管理不力。

  厦门市遵循习近平同志确立的工作方针,先后进行了四期大规模整治。曾经的臭水湖,蝶变为如今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繁花似锦的“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昔日消失在城市变迁中的“筼筜渔火”,幻化成今日更加璀璨耀眼的厦门新景——“筼筜夜色”。

   重视文化传承

  修复八卦楼 编制规划保护鼓浪屿

  “能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者为数并不多,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一个瑰宝,并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

  ——1987年,习近平对鼓浪屿万石山片区总体规划小组提出的要求

  1986年的一天,习近平在鼓浪屿刚作完一场报告,走出大厅,时任厦门博物馆馆长、负责八卦楼修复工作的龚洁拉住了他。

  “副市长同志,请您参观一下八卦楼。”龚洁发出邀请。

  “好啊!”习近平答应得很干脆。

  在院落转了一圈,龚洁说,“还有楼上”。

  “我知道你的意思。”习近平马上说。

  习近平走进楼内,拾级而上,每走一步,老旧楼板嘎吱作响,屋顶长期漏水遗留下一道道黄褐色霉迹。有小孩跑过,楼板晃动。

  “缺多少?”习近平边走边问。

  “30万元。”龚洁答。

  “明天来拿。”习近平说。

  龚洁至今难掩激动,“就是这么干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他拨出的这30万,彻底扭转了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

  彼时,厦门到处都要发展、到处都缺钱。对于八卦楼的维修,厦门市之前筹措了50万元,国家文物局下拨了48万元,但很快就不够用了。习近平批下的30万元,十分珍贵。

   为民务实担当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经济特区不特在有什么特别的享受,而应特在特区建设者有特别高的纪律、理想、作风这些方面。

  ——1986年1月10日,习近平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1986年夏,小暑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已连旱一个月,本该抽穗扬花的水稻大面积枯死。同安县一处稻田边,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习近平眉头紧皱。

  “不能等!拖拉机、电灌抽水机、柴油、化肥,都赶紧调配。”站在田埂上,习近平当场拍板,并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

  习近平带队,到田间地头,站在抗旱第一线,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全市迅速掀起抗旱热潮,领导干部和群众齐上阵,一边挖渠抽水抗旱保苗,一边抢插晚稻,抢种晚地瓜、秋花生。

  那年,夏旱连秋旱,厦门出现三十多年未见的百日大旱。因抗旱及时,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年底一统计,当年农民人均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长了20元。

  这件事,一直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不少群众说,习副市长敢负责有担当。

  “习近平经常用孙中山先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话来勉励自己,说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李秀记说,习近平同志为人非常谦逊,刚到厦门就上门拜访一个个老干部,向他们请教学习。

  “为民务实,勇于担当,依法办事,廉洁自律……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身体力行的这些作风,经过实践的潜移默化,深深根植于厦门干部群众的头脑中,落实到经济特区建设的行动中,并不断弘扬光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林朝晖说。  (新华社特约记者)

【责任编辑:洪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