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今年多个海外场合谈反腐

20.11.2015  11:07

中国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时强调,中方支持二十国集团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务实合作。本次会议上有关反腐败的话题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今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在海外不同场合就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作出重要论述。年终将至,学习路上特别梳理出其中的一些精彩言论,以飨读者。


保持对腐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我们将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高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对腐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2015年7月9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的讲话


反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是民心所向


反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民心所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拥护,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党内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腐败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顽症。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强调


十八大以来我们查处了曾经身居很高职位的一些人


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我们必须顺应民心。所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依法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包括查处了曾经身居很高职位的一些人,赢得了中国人民支持和赞扬。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强调


我们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反腐败制度建设,我有两句话,一句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句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我们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真正把权力关进其中。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指出


官员财产公开每年定期抽查核实 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关于官员财产公开,我们在2010年就通过有关规定,将领导干部收入等涉及财产性内容列入个人报告事项,每年定期抽查核实,现在核实的比例不断提高,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对不如实报告的人,我们有硬性的处理措施。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时采访表示


我说过反腐没有休止符


我说过,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将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强调


反腐败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反腐败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惩治腐败,打击权力寻租,可以推动建设廉洁政府,推动清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促进规则公平,创造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里说的打铁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我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说的打铁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有8700多万名党员,党内也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人民就不会信任和支持我们。所以,我们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指出


这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 没有什么“纸牌屋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大力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要顺应人民要求。这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中国愿同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反腐追逃合作。中国人民希望在这方面得到美国支持和配合,让腐败分子在海外永无“避罪天堂”。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我们将继续加强依法反腐、制度反腐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对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必须坚决处理,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受到人民群众欢迎。我们将继续加强依法反腐、制度反腐,大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环境和政治氛围。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


中国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中国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中方支持二十国集团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务实合作。


——2015年11月16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时强调

作者: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