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宁德的脱贫圆梦

07.12.2015  17:39

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弱鸟’在许多领域先飞的奇迹。”习近平在宁德主政期间,针对宁德区情概括出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给宁德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8年9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宁德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的问题。真知灼见,发人深省,更催人奋进。在带领宁德人民摆脱贫困的征程中,他一再强调,贫困观念有很强的危害性,随之而来的怨天尤人、消极畏难等情绪会削弱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凝聚力。扶贫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心。正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的讲话,一次次打动着宁德干部群众的心,一次次激发着宁德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实现脱贫,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找对方向。习近平的脱贫观并不是只停留在语言中、书面上,更落实在地区建设的方方面面。针对宁德实际,他多次强调:“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1988年刚到宁德就任时,习近平亲自率五套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福安县赛岐镇调研,一路颠簸,甚至在山路中穿行跋涉,只为真正“接地气”,从而给赛岐的发展作出准确的答案。1989年,福安县成功创建“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这是全国贫困地区成立的首家经济开发区。


到1992年,开发区就成功引进项目300多个,投资3500多万元。2012年,开发区更是完成了152亿元的规模工业产值,项目财政收入达1.95亿元。1992年,由屏南县与福州一化合资兴建“榕屏联营化工厂”。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大力促成这一联营项目。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然成为宁德市第一家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荣获福建省“山海协作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的脱贫观不仅落实在实业兴邦上,更落实在改善民生上。在宁德工作期间,他心系民众冷暖,情寄群众苦乐。在区域性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习近平带领党员干部对一些居住在无水、无电、无路、无学校、无医疗所、无广播、无商店等“七无”特困村的农户实行搬迁。截至1993年,全区已有76个村1289户6235人完成搬迁,群众为感激党的恩情,还送上一副对联:“造一方新天地,福万家感党恩。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搬迁前老百姓的居住环境


连家船民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生活环境恶劣。到1997年底,福建全省没有上岸定居的连家船民还有4125户,18466人,其中宁德地区占总数的90%,形势严峻。1998年12月,福建省在宁德福安召开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时任省委副书记、省脱贫致富奔小康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要求各地务必采取倒计时办法,加大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工作力度。在习近平的有力领导和强力支持下,宁德沿海各县(市)都采取了有力措施,特事特办,较好地解决了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问题,极大改善了连家船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1994年福鼎市硖门乡柏洋村集体负债4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仅1300元。穷则思变,在习近平的鼓励和支持下,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艰苦创业,成立柏洋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办起农副产品加工厂。2002年,实施“造福工程”,搬迁21个自然村,集中建设大柏洋中心村。如今,“茅草房变别墅”,柏洋村如同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马路宽敞,别墅连片,公园景色宜人,学校环境优美。


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一次告诉宁德人民:“弱鸟”要先飞,“弱鸟”能先飞。这更坚定了宁德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如今,这只“弱鸟”羽翼渐丰,体力渐强。百姓们欣喜于当地的干部群众在脱贫工作中,不仅敢为天下先,做到“弱鸟”先飞,而且坚持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发扬“滴水穿石”韧劲,化身一滴滴水滴,前仆后继,激情创业。


脱贫”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脱贫,更是一项富含深意、富有远见、富于理想的伟大事业。纵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若能把习近平的扶贫思路放大到全国的贫困地区,全国脱贫事业也一定能圆梦。



福建综合频道今晚20点05分播出《连家船民上岸记》,敬请关注!


来源:学习大军


作者:高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