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社员陈云龙的“守沪”日记

19.04.2022  14:49

  编者按:4月13日,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委员、三明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云龙博士参加福建援沪中医医疗队,出征驰援上海疫情防控一线。本文记录了他“守沪”期间的心声。

  4月16日22:30,上车出发,目标方

  23:00到达方舱。进入方舱更衣区,与我们七组组长福建省立医院游哲斌主任汇合。由于第一次进方舱红区,游主任特别交代我不要紧张,要做好防护。游主任的关心和鼓励,打消了我原本紧张、恐惧、焦虑的心情。

  23:30,按照程序,更换手套、N95口罩,穿戴鞋套、隔离服、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穿戴完毕,经院感姐姐把关,进舱!

  一进入红区的瞬间,我就懵了。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床位,密密麻麻的。在通往护士总站的路上,发现床位虽然多,但一排排床号很清楚,每个分区明明白白。之后,在13区护士总站进行交接班,并立即进入到岗位。我和陈英金(我们医院重症科非常优秀的研究生)负责17-24区的病人救治。

  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领自己的工作手机(方舱内医嘱、重要工作交接、舱内外联系,都需要工作手机),因为方舱太大,每个区就有一两百张床位。这里有24个区,所以领到工作手机以后,就要到自己分管的病区护士站,留下电话,以便护士有事可以联系到我。游组长特别嘱咐我,手机不能离开自己,时时刻刻都要拿着,注意关注工作群里的通知。

  刚开始上班,就来了一个新病人。一个老人家,胸闷头晕。游组长带我一起去医治,并介绍方舱医院工作的相关制度流程,让我更好进入工作角色。

  接下来的时间里,病人不舒服、护士汇报、看病人、开医嘱,一套流程慢慢的就熟练了。由于方舱大,从我负责的17区走到24区,目测直线距离就超过200米,一个晚上我就这样来来回回地在各区之间穿梭。

  我所在的H1方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多数患者都是采用中医药治疗,莲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是这里的常用药,甚至还备有用于缓解老人胸闷的麝香保心丸。在抗疫治疗中,中医药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这让我非常振奋。虽然来之前,已见到许多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的报道,但是,当在方舱现场亲眼看到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作为一位中医师,我心里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4个小时的忙碌工作,就快结束了。出舱是最重要的环节,关系着我们自身安全。按照流程,从进入出舱口,到进入一脱间、缓冲间,再到进入二脱间、三脱间,最后戴帽子、出舱,整个流程下来大概需要30分钟左右。

  4月17日04:30分,出红区,到绿区穿外套,更换鞋子,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车。由于车辆紧张,我们只有等6点的那班车,这1个半小时只能在更衣区里等待。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严守纪律!

  06点15分,到达酒店,在帐篷门前进行消杀、手消,然后脱外套挂在帐篷、更换鞋子,回酒店。进酒店房间也是有流程的,手消、消毒手机房卡、然后脱帽子口罩并迅速扎紧袋口、立即酒精消毒、手消、迅速脱衣服、消毒水浸泡(必须浸泡半小时才能清洗),进入沐浴房清洗,外耳道鼻腔口腔都必须清洗,必须沐浴30分钟,然后才能喝水吃东西休息。

  只要上海疫情能早点好起来,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上海加油!三明医疗队加油!(社三明市委 陈云龙)

【责任编辑:赵朴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