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顶上观云雨 时空门里探古今

30.03.2015  10:13

   乌石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心。山上怪石嶙峋,林荫壑胜;环山寺观栉比,山间亭榭交错,有三十六奇景镶嵌其中。而福建省气象台亦坐落于此。
   风来雨往,乌石山中的怪石堆见证了福建省气象台历史的变迁;你来我往,乌石山顶的观测场留下了几代气象人忙碌的脚印。怪石堆披风顶雨不辞寒暑,气象人兢兢业业不论春秋。当尘封的记忆开启,台站的沧桑巨变,便如同一幅画卷,缓缓打开。

   保卫“飞虎队”的中枢
   说起福建省气象台的诞生,可追溯到1951年9月12日福建军区福州气象台的正式成立。它的诞生背后有着一段战乱纷扰和社会动荡的历史轨迹。
   如果人有轮回转世的话,那么福建省气象台也有“前世今生”之说。翻开代表福州市区气象观测数据的省气象台地面观测站档案材料,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1934年,方可探寻着福建省气象台的“前世”足迹。
   早在1934年,福州就有气象观测数据的记载。福州测候所就是在这一年诞生的。这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闽地举办测候机构之始。
   据年近九旬的省气象台退休老同志陈遵鼐回忆,当年,竺可桢先生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主持开办气象学习班,毕业后分配到福建工作的有9名毕业生,这些受过正规培训的学者们给带来了规范操作之风,为福建气象事业的发展点燃了星星之火。
   当时福州的观测站点设在福州市区解潘路,即现在的古屏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4月和1944年10月,福州先后两次沦陷,观测工作被迫中断3次。但气象前辈们心系气象事业,专注观测不移,承担起抗战的气象保障工作,为战争的胜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944年,国内抗日战争走到了高潮阶段,整个中国除了重庆等西南几个地区外,几乎都被日本人占领。美国民间组织了一支“飞虎队”,带着一批飞机援助中国,根据地设在昆明。就在这战火纷飞的时刻,陈遵鼐主动加入到气象队伍中,与有观测基础的气象工作者参加了针对保障飞机安全飞行的气象测报训练班。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到沿海各点进行观测,总部的美国专家根据陈遵鼐他们观测到的天气数据分析未来天气形势,及时做出天气预报,为飞机飞行提供天气信息,保障飞行安全。一直到抗战胜利,这些观测和预报才结束。据陈遵鼐先生讲述,这些观测工作为美国在日本成功投放原子弹提供了重要气象保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州测候所在乌石山东麓的王家祠重新建立。测候所的主要办公区就简单地设在一个祠堂里。观测场在乌石山的半山腰处,面积很小,比较简陋,当年10月开始正式观测,延续了代表福州市区的气象数据资料。
   当时台湾省技术条件优越,1946年8月,福建省气象局派出三名气象人前往台湾学习天气预报工作,次年回福州后开始在乌石山上制作并发布天气预报。由于当时预报员可利用的预报工具很简单,所以每天制作预报时,都会收听相关电台的天气分析,特别是抄收台湾气象局的分析预报,并且用于填图的天气图纸也是台湾气象局印制的。
   1948年5月,福州测候所迁至乌石山山顶的凌霄台,该所的测报、预报工作一直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里的预报员收集整理台湾岛及台湾海峡资料作出天气气候分析,以及所观测的气象实况资料,为后来解放福建沿海岛屿的战役提供了重要气象信息参考。
   正是福建气象前辈们不辞辛劳开创气象事业的决心和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坚守,才有了当年在百业待兴的艰难岁月中诞生的省台。 

   炮弹炸不停业务工作
   1951年9月12日,是福建省气象台“今生”的开始,也是该台站新一轮创业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沿海常常受到国民党侵扰,,随时可能有战斗。为国防军事服务,成了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省台的短期天气预报产品只服务于军事部门。后来,从部队调入一部分电台,成立了电台小组和机要小组,每天早、晚发布两次24小时天气预报,通过无线电台按时发往沿海各军、师、团等20多个单位。同时气象观测资料也是保密的,向中央气象台发报都要加密,不能向外面发,也不跟国际交流。
   据已逝的第一任省台台长王超在回忆录里描述,他是1953年7月从前线负伤修养后被安排到省台工作的。当时台里很简陋,除了地面组八棱形的小房子外,都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台里的工作除了地面测报和预报,新增了高空探测。各个岗位人员都比较少,住宿条件也比较差,好几个同事挤一个宿舍,并排在一起睡通铺。


20世纪50年代的福建省气象台地面测报室

 
   当时福州是前线,在省台宿舍后面有个防空洞,还有战壕,敌人来轰炸了,就可以躲到防空洞里面去。乌石山上就是高炮阵地之一,整个山头有好几门高射炮,用来对付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每次听到警报响,王超都会跟大家讲,不要害怕,一定要把气象观测搞好,要团结战斗。因此,在敌机轰炸期间,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一次次观测、一份份报文发送工作从没有中断过。
   后来,福建军区陆续调配了一批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共产党员加强气象台站的领导,统一了业务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仪器装备,逐步建立起正常的工作秩序,更好地开展预报、情报服务,为解放沿海岛屿,巩固国防起了很大作用。


1954年竣工的福建省气象台办公楼

 
   1954年,部队和地方拨款建的三层楼高的省台办公大楼竣工,办公环境大大改善;1956年,省台天气预报扩大了服务范围,,通过报纸、广播向公众发布各种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1961年,在时任省委书记叶飞的支持下,在全国气象部门率先建成气象雷达站,德卡41型固定式雷达架设在乌石山,并投入使用,当年22号台风袭击福建,福州最大风速达45米/秒,其破坏性是70年来最大,由于省台预报准确,省航港局所有船只全部回港避风,无一受损;1970年中国第一部卫星云图接收机在省台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

   毒蛇曾是一大“困扰
   1978年12月,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掀起了席卷华夏大地并持续至今的改革开放大潮。福建省气象台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没有了硝烟战火,没有了阶级斗争,并不代表乌石山上就“太平”了。改革开放初期,省台的办公环境虽得到了改善,但是到了夏日夜晚,观测场上经常有青竹蛇和眼镜蛇出没,对于值守夜班的观测员,特别是女同志来说,她们怕吗?当然害怕!但是,她们是观测场的主人,绝不会因为有“蛇出没”的上演而影响到工作。
   “八九十年代,经常有同事的腿被蛇咬。这些蛇很毒,被咬后整条腿都会发黑,需要住院治疗好久,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在省台观测组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彭荣卿说,“不过,对付这些蛇,我们有‘神器’。”据他介绍,当时值班室里都准备有一根木棍和一些被蛇咬急救药品,巡视仪器时用木棍轻轻敲击人行过道,要是有蛇在过道上,听到敲击声音就会躲进草丛,可以避免蛇因被踩到而反咬一口。
   曾在省台高空组工作过的游少萍,就亲身经历过“打蛇故事”。199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12时许,她在高空组值班,正要去值班室拿探测仪器装备,准备施放高空探测气球,发现一条有毒的青竹蛇横在值班室的门口。这样耗下去就要误了工作了。当时还是个20出头小姑娘的游少萍,虽然心里害怕,但还是急忙从附近找来了一根棍子,一扫平时温柔贤淑的形象,摆出“女汉子”架势,狠狠地将这条蛇打死。
   “不打死,就进不了值班室准备仪器。为了在凌晨1时15分准时放球,我算是豁出去了!!”回想起当年打蛇的情景,游少萍仍感到后怕,“后来蛇就一直闯进我的梦里,有时候梦见被毒蛇咬,有时候梦见跟同事一起商量如何对付这些蛇。
   给大家带来困扰的不仅是蛇。乌石山地处福州市中心,相对海拔较高,容易遭受雷击。那时候,都是人工观测,观测员要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在观测场中进行观测。曾有几次,观测场附近的树木都被雷击倒了,让人心有余悸。

   现代化台站屹立东南

   早在1978年,福建省气象台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经过7年的共同合作研制的FJ台风客观路径预报方案正式发表,并投入业务使用,极大提高了台风预报业务能力;1979年,省台增加121型云图传真机,能收到北半球甚至全球大范围的云图图片;1983年,省台新大楼建成,预报会商室改造完成,建成微机自动转报系统,率先开通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电话服务热线;1990年,省台开始启用自动填图机,结束了几十年来的手工填图;1995年,省台VSAT试验站顺利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成为全国首批与中国气象局通信台主站联机的VSAT小站;1999年,省台转变传统天气预报的作业方式,以MICAPS工作平台制作天气预报,建立了新的预报业务流程,实现预报制作“无纸化”……


20世纪70年代初,省台工作人员正在接收卫星云图

 
   进入21世纪,是福建省气象台各项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依托“福建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和“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等龙头项目建设,先后装备了新一代天气雷达、L波段探空雷达、万亿次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引进了MM5、WRF数值预报模式和Micaps、SWAN等预报平台,研发了Ewips系统、强天气自动告警/预警系统和多种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短临预报、中短期预报、乡镇精细化预报及相应的决策服务业务体系,预报和服务能力有极大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建天气预报技术中心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中心。


21世纪,乌石山顶上福建省气象台新貌

 
   回顾福建省气象台的发展历程,从国民政府时期时有时无的“游击式”站所,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荒郊野外及艰难困苦创站经历,再到如今的一流台站;从一无所有,到简陋的气象仪器,再到如今的气象现代化设施……岁月流转,铭刻在历史上的,是一代代气象人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宣科中心汤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