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大选:波罗申科获胜意味着什么

26.05.2014  23:10

(国际观察)乌克兰大选:波罗申科获胜意味着什么

资料图:5月25日,乌克兰总统候选人波罗申科在首都基辅一处投票站投票。 新华社发(伊万·捷列什科摄)

新华网基辅5月26日电(记者 张志强)乌克兰总统选举投票于当地时间25日20时结束。多项出口民调显示,总统候选人波罗申科得票率超过50%,当地舆论认为他将胜选。

分析人士指出,在非常时期进行的乌克兰总统选举具有特殊意义。新总统产生后,乌新领导层将面临如何带领该国应对实现稳定与团结、恢复经济发展、调整对外关系等诸多挑战。

非常选举

虽然乌克兰大选的结果尚未公布,但一向非常接近最终结果的出口民调显示,获胜呼声最高的波罗申科得票率为55.9%,季莫申科支持率为12.9%,排在第三位的是激进党领导人利亚什科,支持率为8%。

这是乌克兰1991年独立以来6次总统选举中最不寻常的一次。

首先,这是乌第一次在战乱中举行大选。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近来与政府军的冲突愈演愈烈,即使在大选当天,双方在局部地区的交战也没有停止,互有伤亡。由于安全原因和乌民间武装的阻挠,东部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的大部分投票站无法运转。

其次,这是首次没有悬念的大选。乌克兰以往的大选争夺激烈,胜负往往要到第二轮才能见分晓。这次,不少媒体及公众在选前一个月就认为波罗申科将获胜。

再有,这是一次不以“颜色”选边的选举。以往大选,尤其是此前的两次大选,乌亲欧与亲俄两派候选人角逐激烈。无论哪方获胜,都会引发另一方的强烈抵触。尽管波罗申科是亲欧派,但他较为温和,因此在东南部地区也有不少支持者。

此外,这是该国第一次得票率高于支持率的选举。不少选民表示,波罗申科可能不是最佳人选,但国家动荡的局面不能再拖下去了。既然波罗申科民调支持率高,那就把票投给他好了,免得再进行第二轮投票。

展示理念

波罗申科得知自己在首轮投票中胜出后对媒体表示,他的胜利表明,乌克兰人民支持国家统一和融入欧洲的选择。目前,落实乌克兰走向欧洲的方针极为重要,各权力部门应该在工作中遵循这个坚定的信念。

波罗申科强调,落实欧盟联系国协议的条款无疑将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他将尽全力使乌克兰在1至2年内履行完上述协议规定的义务,为最终加入欧盟奠定基础。

波罗申科表示,俄罗斯是乌克兰的邻国,对俄关系非常重要。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就谈不上该地区的安全。乌克兰将会找到恰当的方式与俄交流。除了乌克兰、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四方会谈外,乌克兰不排斥其他形式的会晤。此外,乌克兰的原则立场是,克里米亚永远是乌克兰的领土。

波罗申科承诺,他担任总统后将前往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他表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给乌克兰公民带来和平,必须同东部地区的民众进行直接对话。

波罗申科指出,应该在今年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原因之一是现在的议会中没有多数派联盟。此外,现在的议会也没有能力进行宪法改革。

内外反应

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和欧盟官员已发表谈话,表示愿意同乌克兰新总统进行合作。

俄罗斯著名学者阿尔巴托夫认为,波罗申科是务实的商人,他会明白俄乌两国有巨大的共同经济利益。

乌克兰一些总统候选人也承认波罗申科的胜利,并表示愿意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出力。

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州长科洛莫伊斯基认为,解决东部地区的危机将是新总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乌克兰人希望生活在和平和统一的国家,希望不要再流血。波罗申科的总统生涯结局如何将取决于他能否实现乌克兰人的希望。

退出总统选举的乌克兰地区党议员察廖夫认为,如果波罗申科能够制止流血,从东部地区撤走军队,宣布大赦和修改宪法,让俄语成为乌第二大语言,东部地区民众才可能信服他。

与此同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鲁坚科对于他的“国家”与乌克兰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对话的先决条件是波罗申科停止军事行动,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地撤走军队并承认其主权。他还指出,波罗申科与乌克兰现政权关系密切,因此同他对话不会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