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红线”两岸牵 家庭美德姐妹传——第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举行 两岸学者热议女性在弘扬家庭美德中的独特作用
王丽萍
凌友诗
林玉凤
■ 本报记者 吴军华
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这根“红线”贯穿起了同根同源的两岸姐妹共同的话题。
6月15日下午,由全国妇联主办、福建省妇联和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承办、厦门市妇联协办的主题为“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的第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开幕。三位嘉宾以主旨发言和现场提问的方式,同与会的300多位海峡两岸姐妹共同分享女性作为“贤妻、良母、孝女”在弘扬家庭美德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和深远意义。
王丽萍:“慈母、贤妻、孝女”应有新内涵
看过《婆婆媳妇小姑》《保姆》《错爱一生》《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我家的春秋冬夏》《生活启示录》等电视剧的观众,都熟悉深谙当下中国家庭伦理变化的著名编剧王丽萍。作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她,以放映《生活启示录》主题歌MV的独特方式拉开了发言的序幕。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我对‘慈母、贤妻、孝女’的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新时代的慈母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形象,而应该是包含慈悲情怀、独立性格、尊重孩子、人格榜样等新的时代内涵。”王丽萍说,我的母亲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慈母形象,她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忽略了她个人的生活。我成为母亲后给孩子的教育是,我为了家庭非常努力地生活和工作,但同时我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女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妈妈虽然不会给我做红烧肉,但是妈妈培养了我独立的人格和努力工作的进取精神。”
“慈母、贤妻的形象在我的作品里都有表现,贤妻和慈母一样应当具有新内涵。新时代的贤妻不应当仅仅是贤内助,还包括个性上的独立和作为女人完美的自我修养。”王丽萍表示,以前我们对贤妻的理解是,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心甘情愿做丈夫背后的女人。而现代女性都有工作,很多女性还在事业上扮演着独当一面的角色。所以我认为,新时代的贤妻在工作上应该有独立性,在家庭生活中,与丈夫是平等的,可以相互扶持、相互支撑。尤其是丈夫遇到波折时,要给予丈夫积极的鼓励;当家庭遇到“风浪”时,要充当家里的“定海神针”。
“女性的魅力和孝顺是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孝女,王丽萍分两部分来理解。孝女的时代内涵不局限在“小家”之内,还要拓展到社会层面的“大家”,对朋友、对同事、对周边人也要有一种友善与尊重的态度。
在王丽萍眼中,“慈母、贤妻、孝女”是女性在完成不同时期角色中的本分和担当,是在漫长的温暖岁月中,一幅由孝女到贤妻再到慈母的温馨成长画卷。
凌友诗:用女性美德构建和谐家庭
出生在台湾,成长在香港,服务于大陆的香港公共行政学院高级研究顾问、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妇委会副主任、全国妇联执委凌友诗,带领与会听众探讨一个和谐的社会与稳固的家庭如何形成?以及女性在这一个体系中的身份、德性和地位。
凌友诗说,中国女性在敬天畏地的传统文化涵泳下,既是孝女,也是贤妻,也是慈母。数千年来她们成就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壮大,也成就了自己不朽的美德。第一个美德是保育承载。妇女既生育,也养育,并且不仅养育幼小的子女,对于年老的家人,妇女也主动承担“老有所养”的责任。同时,妇女是家庭、国家的保卫者,在家庭面临危机的时候,妇女坚守本位;在国家受到侵略的时候,妇女鼓励丈夫和儿子奔赴战场,为他们做后勤工作。在抗日时期,士兵有时候是可以回家看望亲人的,可是到了第二天点名,竟然每一个士兵都到齐,没有一个逃兵。这证明他们的母亲和妻子是多么勇敢而识大体。
第二个美德是劝善导正。家庭教育最为古人所重视,而家庭教育的责任又为妇女所扛。作为一个母亲,她负教育子女之责。作为一个妻子,她负辅佐丈夫之责。然而,这里的教育和辅佐并非今人所认识的教育与辅佐。今天,许多母亲送儿女去学这学那,许多妻子帮助丈夫理财创业;古人却只有一样,就是劝善与导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朋友有信、君礼臣忠”这许多做人的基本美德,乃是由母亲与妻子教化激励出来的。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此之谓慈母,此之谓贤妻。
第三个美德是悲悯护生。我们当代很多环保志工、慈善志工是妇女。家庭垃圾分类,也多是妇女在做。因为,地道生育万物,同时对万物众生有惜护之心。在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住持是一位女尼——证严上人,她从邀集30位家庭主妇开始,每天鼓励她们在竹筒里存下五毛卖菜钱来行善,到今天慈济成为以妇女为主力的全球最大佛教慈善团体,从事教育、人文、医疗、环保的工作,此即源自于“悲悯护生”之德。
林玉凤:女性演绎“双重角色”需要社会支持
“澳门女性演绎着‘家庭事业两不误’的‘双重角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表现为投入个人收入所得的可观部分作为家庭开支使用以及投入大量时间照顾家庭成员,为了照顾家人而放弃个人在职场上的升迁机会。”
作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兼助理院长、澳门特区政府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成员、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事务局青年事务感应委员的林玉凤,一直关注澳门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中的平衡关系。
林玉凤表示,现在澳门20岁至40岁在生育年龄的女性,有八成是在工作的,她们当中有六成多是已婚的,所以一边要照顾子女一边要上班的女性,占了澳门女性的大多数。而且这些需要照顾孩子的母亲,还多数是本澳家庭的家务支柱。根据《澳门妇女现况报告》数据显示,近八成三的妇女会将个人收入的四成作家庭开支使用,与丈夫同时成为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且越低收入的妇女,她们将收入用作家庭开支使用的比例越高;另外,澳门每10名妇女中就有5.7人是家庭中主要家务承担者:当中包括照顾长者、规划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计划、照顾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解决家庭纠纷、维系彼此的感情等等。
澳门女性演绎好传统家庭主妇角色的同时亦坚持为事业奋斗。根据澳门统计局的数字,过去30年,澳门女性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就业女性人口的大幅增加(由1991年的85964人增加至2011年的134070人,增幅达56%)。也就是说,过去30年澳门增加近5万名职业女性,背后原因除了人口增加,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拉动了劳动力的需求,让传统上会在婚后离开就业市场的妇女,重新投入劳动力大军。
“虽然澳门女性演绎着家庭事业两不误的双重角色,但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仍然落后于男性。澳门女性在澳门政治场域以至职场,担任领导人员的比例仍然偏低。”林玉凤建议增加妇女的各种社会支援,令在职妇女有更多时间平衡家庭生活的经营与追求个人理想,将有助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构建更完善的家庭模式。
和现场听众一样,听完三位嘉宾主旨发言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主任石红梅意犹未尽。她告诉记者,虽然时代赋予了“慈母、贤妻、孝女”新内涵,但永恒不变的是慈母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经验和智慧,贤妻内心对爱情的相信、坚守和努力,孝女上善若水的温暖、关心和尊重。嘉宾们发言的视角不同,但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中女性的责任和担当,感谢两岸妇女组织提供了这个机会,可以认真聆听和思考女性身兼多重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家庭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