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司法局多举措推进社区服刑人员网格化管理

19.10.2016  12:10
      今年,作为全省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试点的11个区县之一,集美区司法局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创新工作方法、推进资源整合、构建“4+X+1”社区矫正小组建设新模式,实现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动态监管,为实施“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发展战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重建立机制,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成立网格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署会和分析会,做到“三个认清”:即,认清社区服刑人员网格化管理的重要作用,认清网格管理员的职责要求,认清存在问题、原因和对策,提高知晓率、认同感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形成网格化管理工作有人主动抓、有人熟悉做、有人认真督。         二是建立管理机制。统筹建设网格化平台,在分布上,按照社区服刑人员住址的不同划分到相应的网格,实现人员管理的精确化;在功能上,按照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走访、公益劳动进行划分,实现监督管理的精细化;在流程上,按照网格-社区-街镇-矫正中心的垂直系统进行划分,实现沟通流转的迅速化;在人员上,成立“4+X+1”矫正小组,以“4”为中心,以“x+1”为延伸和补充。         三是建立责任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集美区社区服刑人员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即分类分层落实司法局本级、矫正中心、司法所人员各自主体责任,明确四项目标、三个步骤,四条要求,设定完成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并按月对照排查,及时修正,确保试点工作按照进度有效推进。   注重联动协同,搭建共享平台         一是横向对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良好契机,将社区矫正网格化平台系统与我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横向对接,变“孤岛数据”为“块数据”,推动与公安、医疗、人劳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纪违法、定期看病及病情变化、失业就业等情况,扭转司法行政机关信息掌握滞后的被动局面。         二是纵向一体。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向集美区社会治理综合平台集成,形成了区级、街镇、社区三级联动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良好局面和自下而上上报、从上到下管理的良性循环,使三级网络做到“四有”,即:核实入户有记录、日常表现有记录、考核奖惩有记录、解除宣告有记录,使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三是点面结合。加强与区信息中心、网络技术公司工作人员的密切协作,保障矫正网格化平台顺利上线施测;编发操作技能培训资料,推动全员学习,加强社区网格员技能培训,推动系统试运行;注意信息采集,梳理分析网格内社区矫正动态,又注意因人施矫、分类施矫结合社区服刑人员工作、生活实际开展日常管理服务,使“数据多跑路、问题及时解”成为常态。   注重问题导向,推动终端落实         一是情况收集制度化。发挥网格员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多、底细熟、监管易的优势,明确其具体职责:根据严管、普管、宽管的分类对社矫人员进行每周、半月、每月走访一次,实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参与审前社会调查评估及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评估;及时报告社区服刑人员未请假外出、思想行为出现不良倾向、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等情况,使局、所第一时间干预处置。         二是解难帮困人性化。社区服刑人员因性格、心理、交友圈等诸多原因成为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的多发人群。针对这些不良现象,积极发挥矫正小组成员与他们心贴心、情感情和家挨家的功能作用,以真情感动“暂时失去方向的心灵”,共同做好帮扶感化和转化工作,促使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         三是教育形式多样化。 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意识薄弱、接受矫正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待增强等问题,区矫正中心在运用集中教育和小组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导“4+X+1”矫正小组成员,运用家庭的亲情教育、同事的激励教育、邻里的规劝教育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全面做好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形成“一担保、二监督、三汇报、四教育”。 (集美区委政法委)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