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告别谢师宴喝彩

03.06.2014  10:25

  每年六七月,是中小学毕业季,依照以往经验,谢师之风想必又会刮起。

  未雨绸缪。5月26日,南平市一所中学和小学教师发出“告别谢师宴”倡议书,倡议不接受学生宴请、不收受钱物、不参加家长组织的高消费活动等,在两校师生、家长中激起持续反响。近期,这项倡议活动将在南平市各所学校全面推开,并建立各种后续监督制度,成为教育系统厚师德、净师风的常态化机制。

  感谢师恩,是传统美德。可谢师之苦,事非经过不知难。看那些名目繁多价格不菲的谢师宴,有攀比选择之难;跑那些扎堆涌来的场子,有来回奔波之苦。这样的“礼尚往来”,学生喊累,家长无奈,老师辛苦,更助长了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本应是崇高的、纯洁的,而老师的传道授业育人之恩,又岂能是一顿饭、一张购物卡所能承载?给师恩施以物质化的衡量标准,只能造成师生情的隔阂与疏远。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感念师恩无须一掷千金。谢师的方式有多种,但贵在人间真情,一束鲜花、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次上门探望,都能让师生间平添暖暖的情谊。更重要的是,期待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希望的是自己的学生更好成长、成人、成材,回报老师、回报社会,这方是感念师恩的真正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