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煤矿安全 我们一直奔跑在路上

18.11.2015  20:13
  

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回眸

■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记者 王晓晔 张 春

      “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一些成绩,但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10月25日,谈到近年来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福建煤监局局长陈炎生这样总结道。

      为了创造安全稳定的煤矿生产环境,福建煤监局自2005年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强化地方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积极加强与省经信委、国土厅、公安厅、总工会等省直有关部门和组织的协调配合,从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监察执法等多方面入手,建成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在水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成绩,一改福建乡镇煤矿散、乱、差的局面,基本实现了规模、有序、规范办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1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有序生产

      如今,福建省煤矿不但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变得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甚至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有了联系。这些都是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分不开的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来矿上签字连张干净的桌子都找不到。”提起当年煤矿的脏,福建煤监局安全监察处副监察专员陈国全至今记忆深刻。

而如今呢?“煤矿变美了。”福建惠峰矿业有限公司东井田煤矿安全生产负责人高启夫说。

      如今,福建省煤矿不但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变得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甚至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有了联系:大小煤矿都有了“两堂一舍”(即食堂、澡堂、宿舍);开阔的工业广场得到了绿化,矿区整体环境与福建省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完美融合;矿水沉淀沟里游动着鱼儿,矸石山上建起职工宿舍;花费数十万元购置自动洗衣机、烘干机,让矿工每天穿着干净、舒适的工作服下井……

      “过去这里就是矸石山,我们在这里建起了职工宿舍,还建了操场,安装了游乐设施。”永安煤业公司仙亭煤矿矿长苏金尾说。

      该矿先后投入260万元,平整建设用地3.2万平方米,为职工建造住房48套;投入200余万元,修建了82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和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并在道路两旁种植了300余棵香樟树和桂花树,小区绿化面积达5000平方米。

      “我们这些职工宿舍都是两室一厅的,每套住房都有厨房和卫生间。”苏金尾自豪地带记者参观该矿新建的职工宿舍,“我们自己出人工,自己选料,这让职工宿舍的修建成本低了不少呢!

      优美的居住环境让该矿职工住得舒心、住得放心。如今走在这里,人们很难想象,这里原本又黑又脏,居民傍晚出来散步经过此地都不敢多逗留,遇到大风天,矸石粉随风飘散,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而这些改变都是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分不开的。

      福建省2006年启动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至今已持续了9年。福建煤监局按照“标准建矿、质量为先、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的建设模式,制定了“企业自评、分级评定、动态管理”考评办法。2011年底至今,该省煤矿基本实现了“两个100%”(即生产矿井100%达标,建设矿井100%按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同步建设)。

在福建煤监局推进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矿井实现了规范化生产,矿区的管理工作也日益改进,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同时也降低了资源消耗率。

      仙亭煤矿编制了绿色矿山长远建设规划,以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开发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总体目标,以2012年为基准年,设定了3年近期目标、5年中期目标和10年发展目标。

      为了推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福建省各地都制定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据统计,福建省煤矿用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投入累计已达到12亿元。

      龙岩市是福建省最主要的产煤市,其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龙岩市全部淘汰了班车运输、卷扬机提升、自然通风等落后的生产工艺,在人员提升运输、煤矸运输和掘进工作面装载等方面实现了机械化。2011年,该市有101家煤矿通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2014年,该市对84家煤矿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复评检查,最终认定全部达标。

      同样是福建省重要煤炭产地的泉州市永春县,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煤矿整合技改工作。目前,该县乡镇煤矿整合技改工作共完成投资近4亿元。通过淘汰人力板车、开展采掘面正规作业活动等方式,该县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两轮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中,永春县通过实施退出补偿机制,共关闭矿井17对,淘汰产能40万吨/年。此外,永春县通过积极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逐步拉长产业链条,走煤炭深加工道路。

      在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福建省10年来累计关闭各类煤矿179家,淘汰产能602万吨/年,取缔挂靠井(硐)口1000多个,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任务,全面淘汰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漳州市南靖县、南平市建瓯市、三明市宁化县、泉州市德化县和安溪县5个产煤县(市)退出煤炭开采行业,提前2年实现“十二五”末全省小煤矿数量控制工作目标。

2

水害防治:减少事故发生

      福建省各级煤监部门都把防治水害列为工作重点,从加强地质状况分析、推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加强安全培训等多个方面提高水害防治能力

福建的煤层瓦斯含量低,基本没有自燃倾向,存在的主要事故隐患就是水害。因此,福建省各级煤监部门都把防治水害列为工作重点,从加强地质状况分析、推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提高水害防治能力。

      近年来,福建煤监部门大力督促煤矿对矿井周边老窑、采空区积水、岩溶水、含水层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目前,该省所有煤炭企业做到了每3年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开展1次矿区水害调查,每年对本企业矿井水文地质资料进行1次修订完善。

      在福建煤监局的推动下,该省各产煤地区、矿井积极开展水文监测工作。龙岩市要求每个矿井都建立水害档案,每季度更新1次,并制定了水害防治“五确保”规定,即确保机构健全,系统完善;确保图纸可靠,治理有效;确保规范开采,科学探放;确保知情必告,及时通报;确保应知应会,常演常练。

为了从根本上防治水害,福建省在推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

      近年来,福建省煤炭企业投入近2亿元,使生产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了100%。同时,福建省所有煤矿都建立了地面监控中心站,并实现了与省、市、县三级监控中心联网运行。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经建成省级监控平台1个、市级监控平台4个、县级监控平台9个,在全国较早实现了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的省、市、县、矿井四级联网,各设区市煤管部门可对生产矿井进行实时视频和数据监控,省级监控平台可以实施远程监察。

      “通讯联络、人员定位系统给我们帮了大忙。”2013年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苏二煤矿发生一起溃水事故,如今回忆起来,该矿负责人仍十分感慨。

2013年5月23日2点多,苏二煤矿发生溃水事故。由于当地连日强降雨,矿区附近的大坑、洋溪河水位快速上涨,+70车场的水位在6分钟内升到了1.6米,+70中央泵房及变电所在4分钟内就被雨水淹没。

      这次事故的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灾情发生后,我们都是通过各区段车场的电话下达撤离命令的。如果通讯不畅,人员就无法通知到位,无法及时撤离”。

      “机电副矿长吴永桓6时37分在+380主平硐井口,7时26分在+380主平硐距猴车200米处……”这是记者在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翠屏山煤矿通过人员定位系统看到的信息。据介绍,感应装置被佩戴在身上后,可以实时传输佩戴人员在井下的位置等信息。

      “前期投入确实大,但是这可以让我们长期受益。”龙岩市北山煤矿总经理兼矿长谢玉楼告诉记者。该矿安装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花费了约700万元。但谢玉楼认为:“再困难,也不能省掉安全投入。

3

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强基固本

      强制煤炭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机构,按照年产6万吨以下煤矿不少于3名、年产6万吨到9万吨煤矿不少于5名、年产9万吨以上煤矿不少于8名的标准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2008年之前,煤炭企业尤其是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年产3万吨的煤矿能有1个技术干部就很不错了。”福建省永春县煤管局局长余如一说,“由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煤矿连图纸都需要找煤炭管理部门的人来画。

      为了强基固本,福建煤监局从2009年起,采取与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培养煤矿专业技术人才。6年来,福建省累计培养煤矿专业技术人才950名,解决了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

      永春职业中专是福建煤监局联合培养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合作院校之一,当地煤管部门为解决该校没有煤矿专业教师的问题,派煤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去学校兼职授课,在采煤、地质、通风等几个专业的教学方面为学校提供了支持。

      如今,这些委培生大多成为了煤矿的管理人员,有些则成为技术骨干。

      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翠屏山煤矿的林思益曾是一名委培生,如今已成长为坑柄煤矿总工、生产副矿长。

      2013年毕业的林焕强现在是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老虎仑煤矿的一名机电技术员。他说:“委托培养既帮我解决了学费问题,又确保了我在毕业后有出路。

据介绍,委托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经费全部从煤炭企业提取的安措费中预支,毕业后由接收委培生的煤炭企业全额返还。6年来,福建省在这方面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

      为有效发挥煤矿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撑作用,福建煤监局跟踪指导煤矿实施矿井实训、导师带徒等措施,并出台了煤炭企业技术人员配备和管理规定。同时,该局以第二轮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审查为契机,强制煤炭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机构,按照年产6万吨以下煤矿不少于3名、年产6万吨到9万吨煤矿不少于5名、年产9万吨以上煤矿不少于8名的标准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此外,福建煤监部门积极推动煤矿开展安全培训。煤炭企业积极响应,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工作。

      东井田煤矿统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月2日、16日为该矿安全培训日。培训的内容以实用、管用为标准,用简练的语言提炼煤矿灾害防范基础知识。该矿在安全培训中激励员工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寓教于乐。在每次培训结束时,该矿还会举行安全宣誓仪式,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东井田煤矿在安全培训时还考虑到了一些工人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会写字的问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我们就一对一培训。”高启夫说,“有些工人不会写字,矿上要求管理员对他们进行口头提问,如果工人回答不上来就再对他们进行培训。

      “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培训效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高启夫说。

      在翠屏山煤矿,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的简兴仁向记者展示了该公司为工人制作的知识卡片:“出现空顶别盲干,你不支护冒顶来……”这些卡片体积小,便于携带,上面介绍的知识通俗易懂。“我们让工人把这些卡片随身携带,遇到问题就多看看。”简兴仁说。

4

实地帮扶:提高保障能力

      矿井的每个巷道都要排查到,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盲区……不仅要为矿井把好脉,还要帮助企业开出有用、管用的药方,做到“有病看病,没病体检

      “福建煤监局的工作人员盯住水害防治、瓦斯治理,对矿井各生产工艺系统、采掘工作面、硐室和设施设备等逐一进行排查,对于隐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由谁负责、怎么处理等都查得很细致,帮助我们消除了一大批隐患。”10月28日下午,永安煤业公司党委书记吴清烟讲到福建煤监局到该企业开展实地帮扶的情况时侃侃而谈。

      近年来,福建煤监局坚持深入煤炭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企业做“全身体检”,也督促煤炭企业落实各项政策。

      翠屏山煤矿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福建煤监局的帮扶下,该矿大力推广应用矿用工字钢、单体液压支柱、树脂锚杆(网)等坑代品,应用光爆锚喷技术,有效地推进了支护方式改革。同时,该矿进一步提高矿井通风、供电、提升、排水等生产系统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安全保障水平,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更换禁用、淘汰设备和完善生产系统;投入300多万元安装架空乘人装置和提升上山防跑车装置,进行采区供电线路改造,提高了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这次的全省煤矿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是全面、全方位的大排查。具体地说,就是矿井的每个巷道都要排查到,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盲区;对发现的隐患,要迅速对照要求督促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大排查不仅要为矿井把好脉,还要帮助企业开出有用、管用的药方,做到‘有病看病,没病体检’……”2014年12月1日,新安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天,由福建煤监局有关负责人任组长的福建省煤矿隐患大排查第4排查组在对永安煤业公司仙亭煤矿进行实地排查时要求。

      排查组对煤矿进行“全身体检”后,仙亭煤矿针对排查组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开展了季节性和阶段性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陈炎生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对当前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既要坚持和深化好的经验和做法,又要认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对策措施,同时谋划‘十三五’发展思路。

      据悉,福建省煤炭行业“十三五”规划将紧紧围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控煤矿事故”这个总体目标,通过新一轮整顿关闭、标准化提升改造和“四化”建设,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安全有保障的骨干型矿井,全面提升小煤矿机械化、安全质量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力争早日实现福建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