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启动四项改革试点 中粮国药国投等六企业纳入试点

16.07.2014  17:39

  国资改革试点方案终于揭晓。昨天,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四项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批试点央企名单。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6家公司作为“四项改革”试点企业。国资委方面表示,未来试点工作将梯字展开,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及时纳入试点。

  □权威发布

  六家企业将作不同试点

  据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国资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华岗介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进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4家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

  在彭华岗看来,推进“四项改革”试点,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其中,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主要是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模式,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则是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路径。而开展董事会授权试点则是探索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机制。派驻纪检组试点,主要是探索对国企负责人重点监督的纪检监察方式。

  保国资前提下多开绿灯

  据记者了解,此次试点将工作在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成立四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牵头业务局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落实、试点企业的指导服务、相关厅局的协调沟通。

  彭华岗表示,此次试点主要是由企业提出试点方案,牵头厅局与试点企业进行对接,专项小组研究后,再提交给国资委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充分做到一企一策。

  彭华岗同时强调,在试点上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改革主体作用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守改革底线,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到底试点企业能享受到多少直接政策利好?据介绍,未来国资委简政放权、取消或下放的审批事项,将率先在试点企业落实到位。对试点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从有利于改革的角度研究解决,在不越法律法规“红线”、不碰国有资产流失“底线”的前提下,多开“绿灯”,少踩“刹车”。

  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据悉,国资委监管的大型央企共112家。彭华岗也称,目前中央企业符合试点条件的企业还是很多,但从积极稳妥的角度这次只是选择了少数企业开展试点。

  据彭华岗介绍,在试点企业的选择上,国资委主要考虑了试点工作的需要,选择工作有基础,试点有条件,近年来改革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好的企业。同时也考虑每一项试点改革的重点目标任务及一些具体要求。

  彭华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试点没有设时间限制和批次,随着试点经验不断积累和改革深入推进,试点企业会逐步转入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日常推进工作中。

  据悉,未来试点工作将梯字展开,国资委将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把试点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出去,更好发挥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问试点

  国投、中国建材、新兴际华、国药集团……这些并非公众知名度最高的中央企业,纳入国资委首批“四项改革”企业名单,为什么是它们?怎么没有中石油、中石化?没有纳入试点的央企还改革吗?针对公众关切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国资委人士及相关专家。

  一问:为何没有中石油、中石化?

  国资委有关人士说,此番试点主要选择工作有基础、试点有条件、近年来改革力度较大、效果较好的企业;同时,也考虑每项试点在改革目标任务上的具体要求,选择没有争议的、经营状况以及行业状况好的企业。

  试点企业均为竞争性领域企业,没有垄断性企业。记者注意到,此前中石油、中石化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动作,是通过上市公司层面一些程序推进的。

  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看来,垄断企业涉及垄断利益,无论是搞混合所有制试点还是搞员工持股,在没有破除垄断前,都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因此,垄断性行业企业纳入试点,“应该放在后面一点”。

  二问:非试点央企还改革吗?

  国资委人士说,没有纳入试点不代表就不推进改革,“只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守现有政策法规,都可继续推进”。不过,该人士也提醒,有些改革牵涉到体制、监管与企业关系问题,需要一步一步地做。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提醒,监管部门要厘清试点企业和非试点企业关系。此前,各方在等总体改革方案出台,现在提出试点,要防止一些企业既“等文件”又“等试点”的“双等待”局面,改革不能等,不能因试点而让非试点企业改革停滞下来。

  彭建国也认为,没有纳入试点的企业在不涉及违反现有法规、政策的情况下,应可以自主搞改革;他同时提议,对于试点企业,监管应允许适当突破相关法规政策。

  三问:国资委会放哪些权?

  “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应该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监管层需适应新的形势,简政放权。”李锦说。

  国资委人士表示,试点要探索一套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机制,通过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职权,减少出资人管理事项,使董事会更好发挥决策中心作用,同时理顺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党组之间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资委人士还透露,根据整体部署,7月份晚些时候国资委还将在更大的央企范围里下放21项权力,到9月份下放权力项目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四问:为什么要搞纪检工作试点?

  “国有企业腐败以及国有资金违规使用等案件频发,凸显相关纪检体制、机制存在漏洞,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谈及纪检工作纳入此番试点,一位国资专家如是说。

  在彭建国看来,向央企派驻纪检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守好“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国资委人士表示,力求通过纪检试点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重点监督,增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推动央企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五问:试点有没有时间表?

  国资委人士说,试点目的是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改革。试点是改革落地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顶层设计与试点同步推进阶段。

  据介绍,此番试点不搞政策优惠,没有设定具体时间表。对于企业提出的试点方案,经国资委审议,将“成熟一个”“实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