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13.12.2017  16:04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报道   12月1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2018年春季可能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

  最新监测显示,2017年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Nino3.4区,即西经120°至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温距平指数为-0.87℃,较10月降低0.41℃。12月以来,Nino3.4指数仍呈下降趋势,其中12月第1候指数为-1℃,预示着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会引起地球气候的异常。拉尼娜也称为“反厄尔尼诺”。当Nino3.4区海温较常年偏低0.5℃(即进入拉尼娜状态)、且持续5个月,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形成。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明年春季可能形成弱拉尼娜事件。

  研究表明,由于中高纬大气环流对我国冬春季气候影响较大,而弱的拉尼娜事件影响主要体现在低纬度地区,对我国气候影响有限。

  通常来说,如果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冬季我国除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气温可能偏低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当形成一次中等到强的拉尼娜事件时,冬季我国除西南及东北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让人们记忆犹新的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就发生在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的背景下。

  另外,影响气候的因子多,除海洋信号拉尼娜外,还要考虑南北极冰雪、下垫面状况,甚至还要了解地球以外的信号,如太阳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