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集中学习《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

30.04.2020  10:01

      4月29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吴仁华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全体校领导、校两委委员、二级单位党委书记、机关部(处)及直属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童昕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做主题发言。他指出,学习《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深刻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实诚”的情感,对工作,立足实际,在科学谋划上下“”功夫,在工作落地上下“实功夫”的一贯作风。他强调,当前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我们要本着对广大师生员工“实诚”的情感,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指导我们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导向;要立足学校人员高度聚集的特点,立足我校的实际,科学谋划我校返校复学方案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制定守则和规章制度;要在疫情防控举措落地上下实功夫,着重学习习近平同志的“三到”功夫,心要到、人要到、措施到,各级党员干部要下到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去,用心观察思考、及时纠正问题、认真查漏补缺,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土木学院院长吴琛、交通学院党委书记郑磊、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阮文玲等三位中层干部分别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立足工作实际,做了学习心得交流发言。
      吴仁华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源泉,特别是采访实录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探索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实践,为我们切实传承和弘扬厦门经济特区精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敢拼会赢,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典的学习范本。
      吴书记要求, 一要强化创新意识,跟进时代发展。 通过《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善于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用创新思维去应对、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也是对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实打实的考验。我们要始终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深刻把握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政治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趋势,要及时把这些变化转化到教育过程,积极适应大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趋势,聚焦“新兴、交叉、融合”,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要牢固确立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精准引才,优化人才汇聚机制。全校干部都要“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把学习调研作为创新的基础,善于通过大量的学习调研来储备知识、增长见识、拓展视野;要积极走出去,要有对新事物丰富的想象力,要能够主动思考和研究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焦点课题。
      二要强化谋划意识,科学开篇布局。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我们可以体会到在厦门经济特区初创的年代,各方面工作的推进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总书记没有畏惧眼前的困难,而是着眼长远,尤其是主持制定了厦门市第一个发展战略——《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科学谋划、运筹帷幄的能力。善于捕捉带趋势性、方向性的东西,善于化危为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个鲜明要求。我们学校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能在关键性的节点上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因此在酝酿“十四五”起步的新阶段,全校干部都要有意识地提高谋划能力,谋划的起点一定要高,要敏感,要大胆,更多地谋划改革思路、创新举措,特别是要积极思考如何因事制宜,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现有的短板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找思路、找机会、找项目,充分挖掘、激发发展潜力与后劲,从广度和深度思考和谋划更为长远的未来。
      三要强化突破意识,坚持敢抓敢干。 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大胆创新、大胆突破。我们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到突破口。我们鼓励干部要敢于突破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敢于突破知识局限和发展瓶颈,找准项目、找准落脚点,树立“自找问题”的勇气。当前要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能力作风的一次大考,各单位要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要把握节点、心中有数,要加强联防联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教育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疫情、认识学校改革发展举措,确保学校安定稳定。
      吴书记最后强调,各单位要密切关注中央、省委当前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认真研读措施,找准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