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和商业中心洋名频现 整顿洋地名老福州叫好

25.03.2016  10:38

  巴厘岛成了仓山区一小区的名字

  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对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很多地名不仅仅是个地理符号,方位坐标,它可能蕴含了一段历史,讲述了一个故事,寄托着一种期盼。

  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将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并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坚决防止乱改老地名。

  民政部将重点清理的“洋地名”等乱象,在福州是否也存在?昨日,东南快报记者对此做了一个调查采访。

   小区和商业中心洋名频现

   回榕华侨感叹华脉丢了

  每次回榕探亲,60多岁的福州籍美国华侨老洪经过福州火车站时,都对站前的“蔓哈顿”购物广场,嗤之以鼻。

  “蔓哈顿是美国的时尚商务男装品牌,你一个购物广场,有餐饮,有娱乐,有住宿酒店,干嘛非要去给人家的服装代言呢?”老洪不解。另外,他觉得“蔓哈顿”购物广场,用福州话说是——“马胩冻钩无广传”(音谐),说起来很是拗口。老洪说,他发现福州有很多洋名,用福州话来念,既拗口又难听。

  老洪说,他是上世纪80年代出的国,如今回来发现很多他原来熟悉的老地名都消失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新地名不断涌现,像白金瀚宫、巴厘岛、白宫,这些洋名太多了!”老洪叹息说,在他们这代在国外生活的“老福州”来看,这些洋名的涌现,是福州正在丢失作为千年历史名城的古韵。“往大了说,这是我们正在丢失华脉呀!”

  让老洪遗憾的是,这些洋名多出现在一些小区和商业中心。出了福州火车站北广场,你就能看到“蔓哈顿”购物广场;驱车经过闽江大桥和南江滨大道,你就能看到“三盛巴厘岛”楼盘;去左海公园游玩,你也许会经过“巴黎之春”小区;或许你在福州的朋友,就住在白金瀚宫、托斯卡纳、白宫,山姆小镇……不仅楼盘取洋名字,甚至连周围的公交车站也跟着取了洋名。

  除了洋名,福州还有不少建筑使用看似大气的名字,像红鼎天下、寰宇天下,财富天下;光叫某某国际的就有红星国际、香槟国际、上城国际等十多个;还有一些名字稀奇古怪,比如阿弥陀佛大饭店、康桥丹堤、大通首玺等。

   看似时髦的地名

   本质是市场营销手段

  福州一房产公司职员小张介绍,洋地名在房产界早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多是出于营销考虑取的。“许多开发商或建设单位使用洋地名是为了迎合国内部分人的崇洋媚外的消费理念,认为洋地名给人以高档时尚感和国际范儿,能吸引到更多消费者”。

  “这些‘大洋怪重’的地名看似时髦的地名,其本质是市场营销手段,无法传承历史文化,更无法承载乡愁。”福建文史专家卢美松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地方大拆大建,大、洋、怪、重地名不断涌现,大量老地名消失,福州并非个例。据央视报道,自1986年以来,我国约6万个乡镇、40多万个建制村名称消失。至于消失的街道名称更是数不胜数,在北京,1980-2003年间胡同地名消失了40%;在广州,1991-2000年间老地名消失了1031个;在南京,最近15年来约200个老地名消失。

   地名管理基本严格有序

   楼盘或建筑物监管空白

  福州市地名办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年底,他们统计的1500多条街、路、里、巷中,没有一条洋地名。该工作人员介绍,在我国省、市、区、县、街道等大的地名管理基本严格有序。目前在福州市区内出现的洋名,多是房地产开发商自己随意取的,并不符合相关管理规范。

  福州市民政局地名处工作人员介绍,经他们审批记录在册的建筑名,综合型办公楼多以“某某大厦”为多,生活住宅区多以“花园、小区、公寓、苑”命名为多。那些以洋名命名的住宅型建筑,多是开发商自己取的名字,在地名处登记的又是另外一个名字。而那些商用型广场、购物中心的名字,它们的命名还牵扯到工商部门,情况比较复杂。“到了具体楼盘或建筑物本身,不少监管法规目前还存在空白。”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楼盘开发商们自己随意乱起洋名的现象,他们也很无奈。

  据福州地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分析,目前城市里出现洋名乱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法律滞后,尽管我国早在1986年就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但至今已经有30年了,无法满足当前依法行政的需要;第二、多头管理,民政、建设、交通、公安等许多部门都参与管理;第三、地名管理部门没有处罚权,因此导致地名乱象丛生。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地名不仅承载了大量的个体记忆与情感,也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密码,众多独特地名其实都是历史留下的“活化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7年,联合国将地名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抢救、保护、管理地名已迫在眉睫,2004年民政部成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启动“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下一步还将加大管理力度。

  如今,借着民政部将重点清理“洋地名”等乱象之力,福州市民也在盼望着,那些冠着生拼硬造怪名、洋名的小区商业中心,很快能得到纠正。记者 寇思琴/文 刘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