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人才培养需要学术自由精神 热爱才是内驱力

29.02.2016  11:25
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人才培养需要学术自由精神 热爱才是内驱力 - 新华
来源: ent.news.cn
今日热点 外甥谎称帮忙理财 8年内诈骗亲姨140余万元 深圳南京现连夜抢房景象 上海均价每平米8万元352... 鸡母珠是什么东西?毒性最强植物鸡母珠在广州出 ... 想去看世界!女子假请病假真旅游晒朋友圈 公司截... 张娜拉出道15年美貌如一 保持童颜的秘密是什么? 思聪又签韩国女主播 韩国女主播的妆容魅力!(图)

  2月25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俞峰做客新华网,就2016年艺考以及中国音乐教育及艺术人才培养分享自己的见解。 (新华网 张欣然/摄影)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商亮 王晓阳)春节刚过,2016艺考大幕已经悄然拉开。作为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堪称中国音乐艺术教育最高学府。

  2016年2月18日,俞峰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成为该院1949年建校以来的第七位院长。此前,俞峰一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院长助理等职,自2009年2月至今任中央歌剧院院长。虽然担任中央歌剧院的院长,但俞峰从教25年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始终坚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日前,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受邀做客新华网,谈到再度回到母校,俞峰表示:“回到母校对我来说不单责任重大,也是一个非常光荣的职责和使命。

   说动机:人才培养需要学术自由精神 热爱才是内在驱动力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艺考的火爆,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到底是来自学生的理想还是家长的理想。国外很多学生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和选择,甚至参加工作一段时间,想清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喜欢的是什么,再来选择专业,我们称之为学术的自由精神或者说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自我选择。只有让学生真正自己做出选择,去发现值得他自己一辈子热爱和追求的事业,才算是真的“发动机”,这样才能真正出人才,出艺术家。这也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努力。

  如果这个我们没有塑造好,或者说我们教书育人,在这方面家庭、社会、学校都没有很好的做到位的话,我们的人才就会很难培养起来。

  俞峰回忆起他曾在德国汉斯·埃斯靳音乐学院留学以及多次造访国外音乐学院后发现的国内艺术院校与国外艺术院校的差异。他说,与国外的高校相比。我认为我们在人文学科上所面临的问题是比较棘手。现在高校把“立德树人”放在核心位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说是决定着学生将来能走多远的关键。

   说成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天分与勤奋相结合

  艺术成才到底难不难,很多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真正的艺术家确实需要天分与勤奋两者相结合。天分很重要,但人与人之间差异性并非很大,后天的勤奋也很重要,而勤奋的动力正是来自于自己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热爱。”俞峰微笑着道出自己的感受。

  “这个勤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把它发挥出来而已。当然也有天资的差异,首先至少是心灵手巧,情感健全丰富,感知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是感性的,是聪慧的人,同时也是有理论逻辑的人。比如他的嗓音条件,这是天生的乐器。比如我们演奏乐器对手和嘴的基本条件及听觉系统都有一些基本要求,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当然人的差异性还没有那么大,后天的勤奋也很重要,勤奋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和热爱,所以这些加起来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我想各个学科专业都是大同小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