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青运会:文化小屋成靓丽风景线

22.10.2015  10:53
图为运动员在福州市第十九中学的“梦幻小屋”体验9D影像。 吕明 摄 图为运动员体验陶艺制作。 吕明 摄 图为运动员在沙画吧作画。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10月21日 电 (闫旭)“我们的选手都比较年轻,在没有比赛的时候都喜欢去青运村里的文化小屋看一看。”香港游泳队的崔教练给了“青运村”中的文化小屋一个点赞,“通过 这次青运会,我们不仅交流了比赛经验,也学习到了许多文化方面的知识,丰富了运动员们的精神世界。

  连日来,正在福建全面展开的中国首届青年运动会(简称“青运会”),给参与的人留下了耳目一新的印象:有别于中国的全运会乃至亚运会、奥运会,“青运会”在体育竞技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

  “青运会和其他运动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把文化教育融入到体育竞技比赛中去。”组委会官员表示,青运会的参赛对象是青少年,因此青运会要成为青少年参与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

  探访“青运村”,记者发现文化教育活动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设置在运动员住宅区和餐饮区之间的文化广场,设有10个“青少年文化创意小屋”和10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体验小屋”。文化与娱乐的融合体验,每天吸引大量青少年运动员来玩一把。

  “梦幻小屋”内,几名运动员正在体验9D电影、3D体感游戏、3D打印机,直呼“好真实!”合肥代表团的崔耀告诉记者,文化小屋的体验“非常不错”,体验到很多新的科技,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故居探索”小屋是与福州历史文化名人严复的生平结合起来的密室逃脱游戏,密室模仿严复故居设计,逃脱线索是《天演论》、严复的生平事迹,要把青运会吉祥物“榕榕”的标志贴在严复生前走过的地方才能打开密室的门。

  记者在小屋外遇到“逃脱”失败的几名田径运动员,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打开密室的门。“这个挺难的,需要一点历史知识。”陈钦壬说,历史游戏更有挑战性,他和几名队友约好了解严复生平后再来“闯关”。

  “开赛以来,我们的20个小屋每天晚上人气爆棚,运动员的参与程度非常高。”首届青运会组委会文化教育部综合处处长、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红说。

  不只有文化小屋,本届青运会组委会还设计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志愿+青运志愿文化体验活动”、“我的梦”青运会运动员进校园、“博戏—— 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中国有福、青春有梦”系列互动晚会等11项文化教育活动,实现青少年在文化、教育和体育竞赛之间的融合。

  “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由组委会联合全国各大博物院举办,是体育界与文博界的首次跨界融合。一拨又一拨青年运动员前往近距离观看200多件体育文物,追溯中国体育的起源,感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先民共同创造的身体文化活动形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说,该展挖掘了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在培养人和教育人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青运村”内,还有阅读室、陶泥创意吧、青年联欢厅、沙画吧等各式各样贴近青少年的室内活动功能室,还有表演舞台为运动员提供电影播放、文艺晚会、村民活动等文化娱乐活动。据统计,“青运村”内各项文化活动已累计吸引运动员13000人次参加。

  “青运会很好地融入了文化教育的功能和元素。”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认为,这使得广大青少年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之余,能够参与更多的文化教育活动和交流活动,培养他们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

  两岸青年交流也成为本届青运会赛场之外的一抹亮色。开幕式上,两岸青年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同台演绎了浓郁的“海峡元素”;“青运村”的志愿者之家里,林彦含、连玲玉、江亦帆等来自台湾的志愿者,教青年运动员创作音乐、环保创意作品。

  “90后”台湾姑娘林彦含说,友谊是参与青运志愿者服务的最珍贵收获。

  诚然,体育与文化教育联姻,首届青运会对办赛模式的探索创新,让参与者增进了解、交流文化、建立友谊、分享快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