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中国第一乡愁馆”:“最是此处寄乡愁”

18.06.2014  12:16

游客在乡愁馆参观 (郑建民 摄)

  顺昌乡愁馆,位于316国道旁的埔上镇张墩村,今年“六一”节前夕正式开馆以来,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已吸引了上万名游客。17日,记者一行前往乡愁馆,感受那抹淡淡的“乡愁”。

  踏着张敦村广场上那古朴的青砖,穿过一片果实累累的柿子林,低矮的竹栅栏围起一座通透的屋舍,一张张竹匾、竹筛,悬挂在屋檐下,随风打着转儿;屋舍门口,那上了青苔的石臼和石磨,如饱经沧桑的老者,迎接每位游客的到来——这里就是顺昌县乡愁馆了。

  “爷爷,这个是什么呢?

  “这个,这个就是草鞋呀,爷爷小时候,能有双草鞋穿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了。

  记者一行刚走进顺昌县乡愁馆,就听到了这一老一少的对话。

  老人叫周书润,今年69岁,老家在顺昌县高阳乡。十多年前,他跟随子女进了顺昌县城,慢慢摆脱了农村和农活。前些天,听说乡愁馆开馆了,展出了不少农村旧“把式”,于是他就想来看看,女儿对此也很支持,立即带上老少5口人就来了。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用过的,可惜,现在的年轻人估计连这东西叫什么、干什么用都不知道喽。”周书润走到展台前,指着那些刨刀说。原来,他曾是村里的木匠,几十年里,经他手盖下了多少座房子、打造下多少副家具,他已经记不清了,唯一让他难忘的,是那些岁月的艰辛。

  除了草鞋、鞋钉、刨刀,乡愁馆里,犁耙、蓑衣、打谷机等旧时农村的老式生产工具,煤油灯、长嘴铜茶壶、火钳、风箱、梳妆盒、竹烟斗以及弹珠、水枪等生活用具和玩具一应俱全。这些物件中,有的即使在现在的农村也已难得一见。

  “这些东西,小朋友们从来都没见过,他们只觉得新奇,而作为父母,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能干什么。”从城里来的周建英觉得,让孩子们认知每一个“老把式”,告诉孩子们每一个物件里,那些与长辈们成长有关的故事,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只有忆苦,才能思甜,才会懂得要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记忆犹在,人事已非,最是此处寄乡愁。”馆里的另一个展台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抚摸着展台上的一个陈旧的卫生急救箱,不由感慨万千。老人姓应,延平区峡阳人,今年70多岁了,是原建西县森工医院的一位退休医师。

  上世纪八十年代,应老与来自五湖四海的8000多名生产建设兵团战友一道,来到当时的建西县共同建设八闽大地上的这片西部林区。如今,建西早已撤县并入顺昌,“中国南方第一长”的森林小铁路也不复存在。

  “医院解散后,我的那些同事们都各奔东西了,许多人再也没能见上一面。可是,那些和同事们一起,背起药箱子走夜路、翻山岭、渡溪流,给林区战友、百姓治病送药的场景,却常常像电影般,一幕幕的在脑海里回放着。”应老说。

  “人老了,不中用了,总容易想起年轻时的场景,又陷入当时的情绪里。”应老摇了摇头说,“这‘乡愁馆’好啊,让人想来,又怕来。

  “是啊,乡愁,什么是乡愁?那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梦回、怀旧的一种情感,是由农村走向城市的人们对乡村的依恋、记忆、牵挂的一种心境。故乡的那山那水、那田那丘……每一样都会让人魂牵梦绕、浮想联翩!”这是乡愁馆墙上的一段话语。此话作者同时也是乡愁馆的策划者韩康平告诉记者,每当他下乡调研,看到闽北农村的老旧物件,就会睹物思乡、触景生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顺昌有众多知青插队落户,素有“知青第二故乡”之美称,他在与知青们交流中,也常谈起在农村插队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经历,以及捉鱼捞虾、摘果竞赛的情景。

  “乡愁是永远割舍不去的情感与心结,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乡土文化、乡愁情感传送给亲友们,传承给下一代。”韩康平介绍,创办乡愁馆是为了让城里长大的人们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的辛苦,也让农村长大的孩子了解过去、了解祖辈的艰辛。知青们回乡,也能有个情感停靠的港湾,见物思情、追忆往昔。

  “与随处可见的农耕文化馆不同,乡愁馆不是博物馆,也不是民俗馆。”乡愁馆艺术顾问、顺昌县博物馆馆长、高级研究员王益民说,乡愁馆就是要保存乡村记忆,让游客从中认识过去的艰辛,感悟今天的幸福,进而激发爱乡、爱国情怀。”

  □郑金富 林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