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美丽嬗变
福建新闻网福建宁德12月15日电 题:“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美丽嬗变
作者 吕巧琴 叶茂
赤溪,曾经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今已上榜中国农业部新近公布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中新社记者近日踏访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畲族村。村道两侧是瓜果飘香的田野,一栋栋三四层的徽派建筑民居从街头延伸至街尾,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溪瀑景观奇特迷人。
然而,30年前,作为闽东地区畲族村落之一,赤溪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村民过着“家家茅草房、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
聊起过去的苦日子,42岁的蓝语香仍记忆犹新,“点煤油灯,吃地瓜配野菜,买一斤盐巴都要走2个小时。”蓝语香说,小病就在山上挖点草药,大病就要村民帮忙抬下山。
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民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实施对象,整村迁到赤溪村中心地带,住进了砖混结构两层新楼房。此后的20年,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民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搬入宽敞明亮的新居,彻底告别穷山恶水。
“造福工程”的实施,成为赤溪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开始。回首赤溪村由深山穷村到美丽畲寨的幸福嬗变,村民感叹,是30年来的扶贫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赤溪村走出了一条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
因为赤溪旅游发展,在外打工的蓝语香回到家乡,种植几亩茶园,农闲时打打零工,一年收入也有六七万元(人民币,下同)。“看着家乡的变化,对将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走入村中,街道干净整洁,畲家茶叶店、畲族小吃、畲家民宿等映入眼帘。蝴蝶坪、杜氏生态农庄、天韵生态茶庄园、生态峡谷探险、CS基地、竹筏漂流……一个个生态休闲项目在这里落地开花,使赤溪村日益成为宁德市旅游新的聚宝盆。
目前,赤溪村正规划打造畲族风情休闲旅游乡村,重点发展以旅游休闲、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在村中沿街地段拥有一栋三层半楼房的村民吴思平,也有了新的憧憬。他筹划开一家“农家乐”,“家附近还有一片菜地,可以让客人自己动手采摘”。
赤溪村的嬗变,是中国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30年前,宁德曾是典型的“老、少、边、岛、贫”地区,9个县有6个属国定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7万,一度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被称为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断裂带”。
针对恶劣的生存条件,20世纪90年代起,宁德市在福建率先实施移民搬迁的“造福工程”,“挪穷窝、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百姓脱贫难题。
宁德福安市溪邳村的连家船民,曾过着“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挤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的生活。山民下山的同时,连家船民也陆续上岸,宁德市2.5万连家船民如今全部上岸定居,水上漂泊的日子成往事。
截至目前,宁德实施“造福工程”已累计完成搬迁33万人,近2500个边远自然村整村搬迁;贫困人口已从77.5万下降到11.3万(国定贫困线),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万元。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日前在宁德出席东部地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宁德模式”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典范。
宁德官方按照每年20%左右的脱贫率,谋划到2020年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14.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稳定脱贫,450个贫困建制村整体改变面貌,1200个左右边远偏僻自然村基本完成搬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