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美丽嬗变(上集)

28.05.2014  13:14

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把目光拉回30年前。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贫困的生活状况,并配发《关注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赤溪因此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特困村。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规模的扶贫工作由此拉开大幕。30年间,经过就地扶贫、搬迁扶贫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赤溪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就跟随我们的记者,走进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

正在建设的,是赤溪到杨家溪旅游公路,全长20.5公里。这条路建成后,从高速公路口到赤溪村的车程,将由原先的80分钟缩短至20分钟。而30年前,到赤溪村一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68岁的李先如原先就住在赤溪最偏远、最穷困的下山溪自然村,遥想当年生活的艰难,老李现在仍唏嘘不已。 (李先如 原福鼎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村民:我的老婆,生孩子生到死,没办法救她。路没有,没车,没车怎么会到福鼎救她,医生叫不到,就耽误掉了。) 在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前,村民们靠砍柴换米度日,年纯收入只有一百多元。 (李先如 原福鼎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村民:吃,我们吃地瓜米,住,我们住茅草屋,穿,也是穿得破破烂烂的) 1984年,在一次与村民座谈中,时任福鼎县委宣传科科长的王绍据得知了下山溪的困境,随即到实地了解情况。 (王绍据 时任福鼎县委宣传科科长:徒步了50多华里路,走了5个多小时,一路上打听这个村,最后找到下山溪村,一看到里面的群众确实缺吃少穿)王绍据当晚就写出一篇《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报告,寄给中央领导,除了反映下山溪的困境外,还希望国家能给予政策扶持。 (王绍据 时任福鼎县委宣传科科长:这么艰难的情况如果不如实向上级反映,会造成一种误导,认为现在农村都富了,农民都富了) 王绍据的信得到了高度重视,同年6月24号,《人民日报》头版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发了王绍据的文章,并配发《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后来又制订《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全国规模的扶贫工作拉开大幕。   政府和社会各界给赤溪村送来了生产、生活用品;赤溪村通往外界的公路于1993年打通,村民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山高路远,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再加上信息闭塞,扶贫工作遭遇"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必须把村民们搬迁出来成为了扶贫新思路。1995年,赤溪下山溪自然村的22户村民成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迁造福工程的农户,从此告别了穷山恶水。近20年来,赤溪村其他12个自然村的350多户村民,陆续通过造福工程搬迁至新村,住进了砖瓦房。2010年,赤溪村又被确定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由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挂钩帮扶三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帮扶下,赤溪村道路宽了,水厂、电站、学校、卫生所等一座座设施拔地而起,生活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杨振伟 省民宗厅挂职干部 赤溪村第一书记:我们新教学楼都通了班班通,应该说教学的设备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现在目前我们学校的正式老师有16个,学生有105个) (李先如 原福鼎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村民:环境现在做得也不错/买东西也方便,看病也方便,道路也方便,水电都有,电话也有。) 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已为赤溪村投入交通、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项目25个,通村公路从无到有,里程已达57.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