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称中国扩大进口刺激全球需求 释放开放信号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大措施为当前低迷的贸易进口补“短板”。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加强进口有利于刺激全球需求,有助于世界经济增长。未来,进口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和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世界各国将因此分享到更多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
出台措施加大进口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外贸进口不断上升,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近期,进口数据有所下滑,引起国家关注。据海关统计,2014年1至8月,按人民币计价,中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0.6%。其中,出口9.1万亿元,增长2.1%;进口7.9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1%。而7、8两月,进口已连续出现负增长,外贸顺差连创新高。
针对进口下滑现状,国务院日前出台有关措施,包括:一是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支持金融和融资租赁企业开展进口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完善科教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政策,助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二是扩大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三是稳定国内需要的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牛羊肉、水产品等一般消费品进口。
“这三项措施是扩充进口种类,激活进口热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说。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大宗商品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缺乏的;把节能环保等进口产品单列出来,说明我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扩大研发进口是为弥补我国的短板;增加牛羊肉等产品的进口,说明重视民生问题。
贸易失衡加剧风险
国家加强进口既为解决眼前问题,更有长远打算。白明分析,今年上半年外贸不景气,5月份国务院出台支持外贸16条措施,随着措施的落实,出口有了起色,但进口依然不振,贸易出现不平衡,影响着今年外贸的整体发展。所以加强进口成为当务之急。
此外,巨额贸易顺差不仅造成大量外汇储备,还影响着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外贸顺差总创纪录,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且,使外汇占款较大,挤压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白明说。
从长远看,增加进口对提升中国经济质量有帮助。白明表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优选产品,扩大进口,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专家指出,中国强调进口,更是向世界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信号。“其实这次出台促进口政策措施最主要的目标,并非落在贸易平衡上,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表示。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认为,此次官方强调把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放在突出位置,就涉及到产业政策问题,“强调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是因为中国当前技术进步、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国际合作,要吸收各国先进科技成果,否则难以实现伟大复兴。”何伟文说。
未来仍需政策松绑
为进一步扩大进口,国家在贸易方式和渠道上都做了创新和拓展。国务院明确表示,下一步将实行24小时和节假日预约通关,加快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商品无纸化通关试点。扩大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缩短检验检疫时间。
此外,还将搭建进口贸易平台,在公平竞争原则下,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增加进口。鼓励企业在海外建立采购网点和渠道。发展多双边贸易,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专家指出,扩大进口政策仍需进一步松绑。未来一个时期,应采取差别化、更积极的进口政策,合理扩大进口规模,规范进口秩序,优化进口结构。还应发挥金融对进口的支持作用,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融资便利。
“中国外贸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中国政府主要发挥政策引导和服务促进作用,进口扩大主要靠市场的力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中国政府一方面鼓励国内各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进口适销对路的商品,另一方面对有意扩大对中国出口的国家和国外企业,建议其多到中国来举办展会等贸易促进活动,扩大本国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白明认为,要改变过去认为进口是解决短缺的想法,建立进口是解决资源配置和效率的新思路,今后要让进口有地位,让更多国家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机会。本报记者 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