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威胁”系谬论 折射美国外交焦虑
据《参考消息》6月24日报道,我们应该能预见到美国《纽约时报》在美国外交政策问题上的焦虑心态。作为奥巴马总统的忠实奴仆,《纽约时报》眼下正专注于如何粉饰奥巴马政府的各种政绩。该报在奥巴马第一个任期结束时的任务似乎是盛赞希拉里·克林顿的连续出访姿态,同时声称(或者说过早地声称)在中东问题上,奥巴马总统使美国站在了“历史的正确一边”。
现在,中东成了一团乱麻,人们也广泛认为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没有取得任何重大外交成果(除了从伊拉克撤军以外)。于是乎,确保总统的一项倡议能够保留足够的表面上的合法性而成为其政治遗产的重要内容,就成了《纽约时报》的任务。
这项倡议就是向亚洲进行战略军事“转移”或者说“再平衡”,即美国决定在2020年以前把60%的空海力量调整到亚洲地区。为什么?因为要对抗强势、霸权的扩张主义中国———即使关于扩张主义中国的说法只是一个谬论。
我们看到《纽约时报》在18日的社论《中国争夺权力令人警觉》中再次提出———并编造———了中国是侵略者的谬论。社论谈到了“华盛顿及其他地方对北京继续在资源丰富的(南中国海)水域横行霸道的担忧”。
社论援引“北京为主张对南中国海众多礁石的主权所做的努力”,包括正在“孤立的礁石和暗礁上堆放沙石,希望在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海域制造出新的岛屿”。文章还引用“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上个月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谴责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的破坏稳定的单边行动’”。
这篇社论继续写道:“中国坚持认为斯普拉特利群岛、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本网注)和其他一些岛屿始终属于中国。但越南同样声称拥有主权,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也声称对其中部分岛屿拥有主权。”
于是,我们现在能不能下结论说《纽约时报》的中国侵略论有道理呢(说远一点,那么“转移”政策是否确实是一种必要和恰当的战略反应)?如果这样想,我们就会轻信谬论了。真实情况几乎完全相反。
中国的克制被忽视
中国声称对斯普拉特利群岛和帕拉塞尔群岛拥有主权。提到“中国”,我们不应该仅仅理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应当包含前一个政权、1911年以后的“中华民国”以及上溯至少1000年以前的中国历代王朝。这一主张拥有诸多根据,包括明朝舰队首领郑和的地理发现,以及中国渔民数百年来对相关岛屿的占有和在周边海域的渔业活动。
著名的“九段线”是中国表达其历史主张的一种方式。它在1947年首次出现在中国地图上。与此同时,法国(当时仍是越南的宗主国)和菲律宾开始发起外交运动,在二战后有关日本占领地问题(包括上述岛屿在内)的会议上维护自己的主张。
菲律宾多年来对中国采取了极具挑衅性的行动,包括逮捕和驱离在争议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中国的抗议都被无视了。2011年6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的办公室宣布,南中国海将从此改称“西菲律宾海”。同年7月,一个菲律宾议员代表团登上了一处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岛屿,宣示菲律宾“主权”。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及《纽约时报》———最容易看出的一点并不是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最高纲领主义立场”(这是《纽约时报》社论的原话),而是北京政府的克制。
对于最近中国钻探活动引发的中越争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5月15日访问五角大楼时表示,中国在西沙群岛中建岛相关海域钻井勘探,是在自己的管辖海域作业。
他说,南海地区一些相关国家实际上已经在南海打了很多油井,但是中国却没有打一口井。从这个事实来看,就能明白中国是非常克制的。这种克制的目的是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
他表示,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一些国家擅自在这一区域打井,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方最近在中建岛附近开始进行钻井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