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三五”到底要闯哪些“关”?

26.02.2016  11:17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夏宾)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和生肖猴年相遇在2016。如同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途上经历的种种难关,中国在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路途中,推进各项改革同样需要勇闯难关。

  25日,在一场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会议上,多位数十年站在改革一线、以亲身经历和研究为中国“十三五”建言献策的专家学者再度发声,为中国“十三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闯关”方向。

  第一关,破服务业垄断。相比于工业部门的市场开放程度超过80%,中国服务部门50%左右的垄断格局尚未打破。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指出,要以打破垄断为重点,让社会资本充分参与进来,尽快形成服务业发展的大环境。

  第二关,转变金融监管。适应深化金融改革,需要加快金融监管转型升级,构建起适应现代经济的金融体系,既可为金融风险套上“紧箍咒”,又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坦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产生再平衡问题,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必须要在监管体制上有所改革。

  第三关,提升财政公共性。以共享发展为目标,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提升财政公共性来实现财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

  原中国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提出,提升财政公共性,关键要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居民大病保险等方面取得突破。

  第四关,践行绿色革命。“十三五”期间要以绿色革命促进经济转型,雾霾则成为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强调,以绿色发展开辟供给侧改革新境界,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加快环境治理、加强生态建设摆在结构性改革的突出位置。

  第五关,促进教育变革。未来五年,中国需要通过推进教育有序开放和“去行政化”,调整教育结构,初步形成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人才供给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表示,创新驱动发展的背后是对人力资本的巨大需求,通过教育改革能够提升人力素质,提高整个国家的创造力。

  第六关,摒弃传统监管。监管转型滞后成为简政放权纵深发展的“最大短板”,应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严格分开,调整优化市场监管权力机构,推进市场监管法制化进程。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需要加大放权、减权的力度,要激发市场活力,严防“把市场关进权力的笼子里”。(完)

【编辑:陈丹妮】